坚强的杨桂兰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发布时间:2023-11-24 09:16:4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豫东鹿邑县是老子故里,多年来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典型可为是“群星灿烂”,杨桂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居住在鹿邑县城南关谷阳街道70岁杨桂兰说,她每天清早一睁眼,便开始连轴转地忙碌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到医院与儿媳李慧交班,给儿子李辉喂流食、帮助他康复;晚上,或与儿媳抢着洗衣服、做家务,或叮嘱正在读初中的孙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和老伴一道,陪在儿子身旁说说话,彼此心心相念,期盼着奇迹,畅想着美好。

get (63)

      “70年来的人生有条分界线。”杨桂兰向记者介绍说,47岁前是幸福的,自己拉“架子车”卖鞋子,做点小生意,丈夫高大俊朗,儿女争气勤劳,家庭和睦,生活稳定,感觉每天都很美好。47岁后是沉重的,先是丈夫脑出血,后是女儿因过度刺激导致精神失常,将外孙女接到家中当女儿养,再到3年前儿子脑干出血……

      23年来家中一连串多舛的遭遇,让她孱弱的双肩,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得让儿子出现奇迹,就绝不让这个家散了!”这句发自内心决心和承诺的背后,让杨桂兰不得不负重前行,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1977年3月,家住城郊乡的杨桂兰经人介绍,与原县化肥厂的工人李绍山相亲见面,几经接触,李绍山爱慕杨桂兰的心灵手巧、娇柔甜美,杨桂兰倾心于李绍山的高大帅气、言谈稳重,两情相悦,自然喜结连理。当年腊月,李绍山骑着“二八大杠”,顶着寒风,满心热乎地把杨桂兰迎娶了家中。

      此后,女儿儿子相继出生,小家庭其乐融融;女儿出嫁,儿子成家,让老两口喜出望外;喜添外孙、孙子,杨桂兰神清气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11月的一天,李绍山正与几个好友在县人民医院对面房屋中闲聊时,突感天头晕目眩,随后瘫卧在地。“当时,从犯病到救治,也就几分钟的事。幸亏好友们立即将我送医就诊,所幸就诊及时,脑出血对我的损伤不太大,只是不能熬夜,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了,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杨桂兰的肩头上。”李绍山说。

      从此,杨桂兰既要悉心照料年迈的公爹公婆,照顾3个子女,又要想方设法在多卖几双质优价廉的鞋子,还得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那时也没感觉咋苦,只不过忙一些罢了。”提起往事,杨桂兰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

      屋漏偏遇连阴雨。2002年12月的一天晚上,时年23岁的大女儿在城郊偏僻处遭3人抢劫,因死护着挂包,既受惊吓又遭毒打。不久后,又因与人起争执,被谩骂,遭受围殴,连番刺激下,大女儿从此精神失常。虽多方就医,却未能除根,时好时坏。不得已之下,杨桂兰将不到一岁的外孙女接到身边抚养,生活的担子比以前又重了些。

      “外孙女挺争气的,去年考上了大学。”杨桂兰诉说着生活的苦,也念叨着子孙带给自己的甜。杨桂兰认为,生活本就苦乐参半,“平头百姓”多吃些苦也无可厚非。

      但随后的遭遇,却再次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2020年3月,我接到了远在外地亲戚打来的电话,说儿子李辉因得了急病住进了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当我携带各种疫情防控证明,火急火燎赶到海宁时,李辉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主治医生胡教授告知她,最快也得后天才能见到儿子,并委婉提示我主动放弃治疗。胡教授见我不为所动,便无奈的说我要做好砸锅卖铁的准备。”

      “‘砸锅卖铁’就砸锅卖铁,我只想给儿子看病!”杨桂兰说,当时她也知道“脑干出血”毕竟属于“生命禁区”,巨额治疗费的投入,美好且泡影似的期盼,多是水中捞月。

      这一切,不能不让医者保持理性,但又怎能让一个母亲保持理性,眼睁睁看着孩子从身边离去。

      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杨桂兰一方面四处打电话央求亲戚朋友能借钱救子;一方面,设想着儿子的各种可能,她彻夜难眠。

      两天后,杨桂兰终于见到了病床上的儿子:“脑袋上,口鼻、脖颈处,袒露的胸脯、脚裸上,贴着、插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管子……”杨桂兰被眼前的一幕震的天旋地转,呼吸机的低鸣,监护仪闪烁的电波,似乎也成了催命的音符。“我当时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了!”至今,杨桂兰仍心有余悸。

      在海宁的四个多月,杨桂兰寝不解衣,食不见肉,但对李辉却呵护备至。为加强儿子的营养,她时常买来精瘦肉、鲜牛肉,配以大米、小米、蔬菜、豆腐等,熬制成稀粥;为预防褥疮,她定期为儿子擦洗身体,变换各种睡姿;为让儿子更快康复,她细心观察医生的按摩手法,反复请教,现学现用,给儿子不断按摩;为唤醒儿子的记忆,她时常握着李辉的双手说东道西,即便儿子一个眼神的回应,都让她激动万分……

      爱是能创造奇迹的。当年七月初,李辉从入院时的生命垂危、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康复成神志清醒、呼吸正常,右手亦可抓握物品、可配合吃些流质食物。

      “当时由于我整天忙于照料儿子,未能及时办理医保网上异地就诊手续。”杨桂兰说,几十万花下来,能报销的钱却不多,至今家里的账本上,还有一连串旧账未还、还了双借、新账新添辛酸的数字。当年7月24日,家人将李辉转到家乡鹿邑县城的真源医院继续治疗。

get (64)

      此后,如何照料李辉的饮食起居?如何最佳的巩固康复治疗?如何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成为李家上下必会的“技能”。期间,李辉大脑基底部位出血,全家的人心随着抢救的进程,如过山车般被时刻揪的紧紧的。杨桂兰时常述说的海宁经历,全家人都成了“曲中人”。

      “杨桂兰一家不惜一切代价,不分白天黑夜的悉心照顾、精心呵护,让我相信,亲情大爱能够创造医学奇迹!”真源医院院长安俊涛说,由于李辉治疗时间比较长,院里也知道他们的困难,尽可能给予照顾和帮助。

      人间自有真情在。多年来,左邻右舍在唏嘘李家不幸的同时,亦感慨杨桂兰的坚韧与可贵,都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临近开电动车修理铺的刘传保,对李家的车子修理从来都是免费义务的;任克亮、董淑兰老两口时常上门嘘寒问暖,送些蔬菜、食物;张昆、王宝进、宋海娃、任龙等爱心人士,纷纷送来爱心捐助……

      记者在与杨桂兰、李绍山夫妇探讨“砸锅卖铁”救治儿子的意义何在时,发现坐在轮椅上的李辉,右手正拉着康复器械往下扯,记者似乎有些明白了其中的真意!

      采访结束时,杨桂兰停止了多年来沉积于胸的哭声,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采访时,记者始终为其“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得让儿子出现奇迹,就绝不让这个家散了!”的决心、信心、恒心而敬佩和感动,也坚信她的儿子定会出现康复奇迹的。(邵金岗 通讯员王利军李小伟)



责任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