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三川又一春 ——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02 15:08:10 来源:周口日报
记者 王艳 通讯员 游延涛
在淮郸公路淮阳段,路两旁新栽的楸树、石楠、女贞等一棵棵小树苗在春风中摇曳,一片新绿,无限希望。远处的麦田和村庄旁,是一行行挺拔的大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深深浅浅、充满诗意的绿色,是大自然最美的底色。
草长莺飞,春日的周口大地,处处绿意萌发。
去冬今春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以绿荫城”科学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把造林绿化作为中心城区大变化的突破口来推进,积极探索创新造林绿化新机制新模式,努力破解资金、管护等难题,走出了一条绿化效果好、综合效益高、持续能力强的平原造林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14.33万亩,占全年任务11.153万亩的128.5%,是历年来造林规模最大的一年。
数字的背后,是绿色的树苗,是绿色的希望,更是周口人的绿色情怀。
高位推动 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绿化既是重要的城市形象,也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以绿荫城,既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目标。
2017年8月,我市召开包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内的“五城联创”动员大会,把“创园”“创绿”写入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相关材料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多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并深入一线督导检查。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当天,市四大班子领导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周口市森林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间隙,市委书记刘继标指出,今年是周口城市建设非常关键的一年,要站在发展城市森林、打造现代生态城市的高度,切实加强城市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扎实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
3月20日,我市召开造林现场会,全面展开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
4月23日,市委、市政府组织由各县市区长参加的全市造林观摩活动,比进度、比质量、推经验、促效果。
我市组成4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对造林任务落实、工程进度、造林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实行“一周一例会、一周一通报”制度。市政府约谈了创建行动迟缓的10家单位,市干部作风大整顿办公室对创建不积极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各县市区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乡镇和县直单位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春日里,一场“万众一心、携手造林”的进行曲响彻周口城乡各个角落。干部职工、师生、农民……植树队伍随处可见,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植树造林,播下一片新绿。
重点推进 迈出造林绿化新步伐
城市需要更多的绿和美。城市中,一点绿、一片绿,最终能汇成满城的绿意、满城的生机、满城的希望。我市以重点造林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确保增绿增效。
在中心城区,规划启动了“一带四林百园”工程,即沿环城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加快推进5000亩森林公园、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建设,改造提升2000亩文昌生态园为植物园,启动铁路主题公园建设,改建100个街头游园,通过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植绿等,有效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同时抢抓造林时机,推进国储林项目一期工程,在中心城区严格按照国储林项目标准造林2万多亩。
森林公园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是“一带四林百园”的重要内容,总投资3亿元。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城市环境的净化之林、城市生态修复的展示窗口、周口城市北部的绿色银行、森林绿色创收的示范基地、林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基地。
在乡村,我市进行多层次、高标准绿化美化工作,703个示范村共栽植玉兰等125万余株,实现了乡村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打造出了“一年四季景不同”的乡村景观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4%,村村通道路绿化达到95.3%,围村沟河路渠绿化达到95.5%。
“郸城县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原则,高标准设计、实施了50个贫困村的绿化美化工程。同时,坚持生态效益和绿化美化相结合,在胡集乡、李楼乡,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依托,栽植樱花、女贞等绿化树种,在秋渠乡打造以石楠、海棠为主的三纵四横精品路线,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郸城县农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为依托,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加大规模造林和林业精品工程推进力度,突出规模、突出精品成为今年我市造林绿化的新亮点。一幅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新机制 走出平原绿化新路子
如何创新造林模式?造林资金哪里来?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探索出政府出资、招标造林,政府租地、企业造林,借助政策、企业造林,政府引导、义务造林等模式,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解决了造林用地、造林资金、造林质量、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难题。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市投入造林绿化资金8.22亿元,其中社会资金3.82亿元。
为扶持中心城区林业生态圈建设,我市印发了《周口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林业生态建设奖惩办法》,每亩林地奖补资金500元。一大批社会资金纷纷投入我市的都市林业,仅川汇区就吸纳社会资金近4亿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家、绿化公司19家,流转土地2万多亩,先后打造了颍川、春晖、地葡园等7个都市林业生态园。
川汇区农林局副局长宋长生说:“川汇区积极探索‘政府租地、返租承包,专业栽植、产权到户’造林新机制。在资金投入上,一是租地造林,在高速公路等干线公路两侧造林,土地的租赁资金由区财政承担;二是基地造林,按照《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规定,以责任制形式,通过建义务植树基地,搞规划、定措施,发动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落实每人每年栽植3至5棵树的标准,将义务植树基地、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等绿化任务落实到有关单位,由其自筹资金,完成绿化创建任务;三是补贴造林,对农田林网、社区及村庄绿化等工程实行造林补贴;四是闲置土地造林,对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全部用来造林;五是捐资冠名,动员号召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冠名权,积极参加造林绿化和认领认养绿地,捐资社会绿化工程。”
太康县采取“政府租地、公司造林、林归公司”的造林新机制,即县政府先以每年每亩1200元租地,再以每年每亩200元返租造林公司,连租10年。公司购树、植树,树归公司,明确了林权归属,强化了护林责任, 为建设永久性林地提供了保障。
要想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必须依靠科学的管护。在去冬今春植树造林活动中,全市各地积极创新机制,各显神通,保质量、保成活,提高植树造林质量。
承包管护,造林工程由县市区与施工单位签订3至6年造林管护合同,合同期内由承包方负责工程抚育、管护和成果巩固,按照验收结果逐年兑付工程款。市场管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资质、有管护能力的专业护林公司进行管护。建立健全管护队伍,和生态扶贫相结合,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护林员。进一步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管护网络,划分路段,加强巡逻,责任到人,防止毁树行为的发生,确保新植幼树成活率。
栽一片苗木、成一片林地、留一片绿荫,是决心,更是行动。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绿色周口”正踏歌而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