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陡山河乡:“村委领办”打造产业振兴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06-21 15:51: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近年来,陡山河乡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精准发力,按照集体经济“五办”发展模式,动员引导辖区15个村(居)按照“村委领办”思路,打造胡冲村八月瓜、扶前湾村“油茶+N”等特色产业基地18个,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增长,“村委领办”下的产业振兴新业态已初显成效。
村委主干,让发展信心“拾起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发展乡村产业意义重大,成效显著,但是也充满了挑战,如何让基层干部对乡村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是首先要破解的一大难题。扶前湾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术东自2021年到村工作以来,时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他自到村工作第一天便深感重任在肩,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他坚信只有找到适合扶前湾村的特色产业,才能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但苦于产业路难寻,扶前湾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薄弱水平。2023年,在陡山河乡全面启动集体经济“五办”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邱术东了解到“村委领办”模式,这一创新模式立刻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当我听到乡党委的号召,动员各村选准适合本村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时,我同村两委干部、党员队长一起商议,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运用‘村委领办’模式,一定要将村集体经济搞上来,不枉到村工作一场,事实也证明,这个模式是成功的,是有效的!2024年,我们村集体又继续流转土地200多亩,现在的我们,信心倍增、干劲十足!”邱术东说道。2023年,扶前湾村按照“村委领办”模式,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流转村内闲置山场200余亩,打造“油茶+N”套种基地,采取季节轮作、作物套种的方式,轮作套种油茶、西瓜、红薯、玉米、油菜等作物,实现“短平快+利长远”的短长结合持续收益,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7.68万元,总量翻了6倍。2024年,该村又流转土地280余亩,继续按此模式开展作物套种,目前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到今年年底,预计村级集体经济将突破40万元。
全面统筹,让沉睡资源“醒起来”。陡山河乡地域广阔,全乡总面积12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0.9万亩,耕地面积1.4万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居民向城市迁徙,资源闲置现象愈发增多,如何唤醒“沉睡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需破解的又一难题。张湾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玉自2014年到村工作,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村内常住人口由顶峰时期1200余人到现在只有320人,且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随着劳动力外出,越来越多的田地荒废,村级产业发展缓慢,2023年度被定为软弱涣散村,陈文玉时常感慨道“曾几何时,以前是人们抢着种田种地,现在是田地撂荒都没人愿意种。”2023年末,陈文玉决定要借助“村委领办”模式来整治田地撂荒现象,以此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他利用春节外出人士返乡期间,派出村两委干部对田地撂荒户主逐一走访,完成村内180亩田地、山场的流转,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便召集村内党员队长召开会议,研究制定2024年村级产业发展计划,党员队长对“村委领办”模式均表示赞同,充满期盼。村内74岁老党员张光善说到“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涣散的,难以成大事,这次村里以‘村委领办’模式发展产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体现,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2024年,张湾村依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流转冷洼、张前、张祠堂等村组闲置土地、山场180余亩,采取西瓜、红薯、玉米等作物轮作的方式发展乡村产业,预计年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玉说到“万事开头难,多年来我就想找个好方法把撂荒田地盘活再利用起来,只是苦于没有路子、没有方向。今年我们按照乡党委要求,以‘村委领办’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破解了这一难题,还能壮大集体经济,确实是个好办法,在产业发展中,村内老党员、乡贤等群体更是鼎力相助,我现在非常有信心,这次一定带领全村干群将这次的产业干好,干出成绩。”
借力聚势,让产业效益“高起来”。近年来,随种苗价格、人工价格、机械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农业收益率日趋下降,且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风险明显增高。如何提高农村种养殖产业收益率成为乡村产业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柳林河村支部书记王家明说到“农业要想致富,必须用活用好政策,再加上好的模式做法和一群想干成事的人,可谓是达到天时地利人和,农村产业也一样能行!”。2024年,柳林河村在“稻菌轮作”基地取得成功后,按照“村委领办”模式,将村集体200余亩老茶山升级改造,采取“油茶+农作物”套种的方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上充分挖掘土地潜力。该村“两委”干部多次向县农业农村局、乡农办咨询涉农补贴政策,选准和发展一批涉农补贴内的粮食作物。在长期目标上,该村选择种植符合新县主导产业的油茶争取长远收益,在短期计划上,利用油茶“培育期”和土地“空挡期”,采取季节轮作方式,大力发展玉米、红薯、油菜等粮食作物,这种方式既节省了油茶幼苗抚育的相关费用,又实现在同一地块反复取得收益,做到“人田两不闲”,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据测算,按此模式发展,油茶新造林补贴基本可抵消山场整理所产生的费用,其余粮食作物的政策补贴资金基本可以满足基地日常管护花销,该基地预计能促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以上。王家明说到“近几年县乡两级组织我参加了4次外出学习培训,在山东寿光、江苏苏州等地,我学习到了先进思路和理念,以前我们种地只种1种作物,一年中3/4的时间土地“空档”、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经济效益。自打该基地开始打造以来,我就想到以轮作的方式在实现“一年多茬、一地多用”目的,经过自身实践,这种办法确实可行,“冬闲地”现象消除了,土地潜能得到了大幅度释放”。
目前,陡山河乡产业发展整体正处于蓄势待发、向新而行的良好局面。下一步,陡山河乡将继续深化“党委统办+支部协办+村委领办+村企联办+入股合办”的集体经济“五办”模式运用,进一步发掘乡村资源潜力、激发乡村经济动力、凝聚村集体合力,致力实现产业做大、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三赢”格局。
责任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