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仅10人,河南中医药大学赵文霞教授入选2023年“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
发布时间:2024-01-19 10:12:0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她53岁攻读博士学位
61岁又拜国医大师
带出了硕士115名、博士及博士后21名,年均门诊量为15500人次
她所说的每周6天的上午坐诊、查房,是从早上8点直到下午3点
她所说的下午上课、带教,是从下午3点直到星月满天
她总说“干事业需要有信念,而这份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她就是拥有44年党龄、67岁的赵文霞教授
接下来
让我们听一听
关于她的感动故事
自1983年从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留校工作,赵文霞便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她的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已经67岁,但每天仍然忙碌穿梭于教室与讲台、门诊与病房之间。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这就是赵文霞的工作日常,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最忙,只有更忙。
正是因为这股拼劲、韧劲和干劲,她带领科室4名女专家,将30张病床只能收治胃病的消化科,带成了稳居全国中医肝胆脾胃病第三的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试验基地,首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
爱生如子的仁爱之花
“赵文霞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家长,真的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管,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业和前途。”
刘晓彦是赵文霞的学生,在谈及自己的老师时她这样评价说。她说自己读博士时,家人突患疾病,是赵文霞老师为她的事情四处奔走,协调联系省内外专家,会诊治疗,帮助她渡过难关,这份情谊她永远铭记于心。
赵文霞的年均门诊量为15500人次,其中疑难疾病占比59%,区域外患者占比69%。如此繁重的临床压力,即便是年轻人也吃不消,但她依然能把每位学子都装进自己心里,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
赵文霞早年有一位学生,患有小儿麻痹症,因为身体原因一度非常自卑,心理压力很大。赵文霞了解情况后,便经常性地专门抽出时间和他谈心,最终树立了信心,如今也成为了一方名医。平常学生生病时,她都会像家人一样去照顾,2021年,赵文霞的一位学生突发疾病,她积极联系住院,协调专家会诊,并亲自把问病情,稍有空隙便到病房探望,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她说: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到我的手里,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必须用心用情去认真对待。
三尺讲台,一份承诺。从“河南省教学名师”到首届“全国中医高校教学名师”,赵文霞从教40年来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作为自己带教的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严于治学。
论文质量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毕业的必要条件。曾有一个学生临近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他就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赵文霞知道后首先是给予了严厉批评,然后亲自辅导他写论文,一个月里有严重颈椎病赵文霞是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就腾出来精力帮他修改论文,经常是忙到凌晨,前前后后共计修改了十多遍,当学生论文发表的那一刻,他含着眼泪对赵文霞说:“赵老师,您不仅教会我如何写论文,也教会我如何做人,我今后一定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绝不辜负您的教诲。”
只有真正的严管才是真心的厚爱。赵文霞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踏踏实实学真本领,那么我们毕业的学生就没有达到合格标准,这样的学生到了医疗岗位,就会延误病人,进而影响中医药发展,我们必须带教出医德医术双过硬的合格人才。
精诚之至,敦笃不倦,从教以来,她高标准严要求,共培养硕士115名、博士及博士后21名,带教培育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4名,河南省拔尖人才12名,学生们在各自专业领域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言传身教的传承之花
赵文霞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谆谆训勉:“要做一个仁德仁术的好大夫、学而不厌的好学生、守正创新的中医人、医技高超的好医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医以来,她一直都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业诊治的50余万名患者,无不对其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交口称赞。先后荣获“全国郭春园式好医生”“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第二届全省医德医风标兵”等称号。
作为赵文霞的师承弟子马素平说:“赵老师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医德、诚信。她对病人细心诊查,体谅患者疾苦,慎用贵重药物,天冷时查体总是先哈热自己的手,以防给患者查体带来不适。这些对病人体贴入微的真情举动让我们感触很深,也让我们终身受益。”
以身为师,以德为先。从医以来,有营养状况不佳的病人吃过她亲手从家里带来的饭菜;有万念俱灰的绝望患者受其推心置腹的鼓励,重拾抗争病魔的信心;有经济困难的家庭接收到她雪中送炭垫付的医药费……她常鼓励学生,读再多的医书典籍,最终是为了服务患者,要多为群众看病。
临床上遇见家庭困难患者,她便交代自己的学生要考虑患者经济因素,不要拘泥于常规诊疗方法,能省就省,要让患者把钱花在刀刃上。此外,她还安排学生为困难患者打一些饭菜,买一些生活用品,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这一特殊的“实践课堂”中更加真切地体悟“大医精诚”的理念。
赵文霞说:“为医者,非博极群书不可,要终身学习,学无止境。”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她53岁又踏上求学之路,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61岁又拜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学习,跟师门诊从不间断。张磊大师称赞她是“学而不厌的好学生”。
博采众长她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了肝病“气血失和论”,脾胃“升降失调论”及“内外同治”的学术思想,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倾囊相授,开枝散叶,先后获第五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砥砺开拓的奋进之花
她是国家区域肝病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除了常规教学任务,更需要从医、教、研等多个层面带领整个学科的发展。
在科室“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阶段,她勇挑重担,坚持吃苦在前,主动承担节假日值班,组织疑难危重病人讨论,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使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逐步提高,增加了科室医护人员的信心。随后带领团队凝练方向,扩大收治病种,培养专业人才,在肝病领域不断按照病种分化,形成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全国牵头制定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诊疗指南,鼓胀、肝癌术后康复专家共识,制定多项重点病种诊疗方案。
她将肝病外治技术推广到全国127家医院,吸引72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研发医院制剂“消脂护肝胶囊”“软肝丸”“利水颗粒”等,深入研究疑难危重疾病的中医药诊治。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目前已形成160人医教研团队,开展重型肝炎人工肝技术16项,ERCP等消化内镜四级手术26项,肝癌微创技术10项,年均急危重病人占比达63%。2022年“中医肝胆病学”在全国中医医院学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中位列全国第3名。
是医者,也是师者。从业40余载,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肩负着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责任,以躬耕岐黄的辛勤耕耘,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中医药后继人才,灌溉出一片又一片的杏林繁花硕果。
她常说:“教书育人是我的工作,传承中医是我的责任。”回顾几十年从医从教路,从当学生到为人师,如今她更愿意做“人梯”,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中医人,把中医的优势一代代传下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医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有序传承,才能不断发扬光大。所以她虽耽于繁忙的日常工作,但继续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歇。
她坚持著书立说,2023年先后出版编著了3本著作,并将河南省脾胃肝胆病名医名家经验整理成册,启迪后学。传承中医,精业济世,是她的初心和使命。现在的赵文霞教授虽已到退休年龄,但仍坚守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仍耗尽心血为学科发展及中医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做中医教育传承人,患者健康守护者。
责任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