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 敲响幸福致富鼓
发布时间:2023-10-23 15:10:3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因地制宜扩产业 拓展销路促增收
马屯村是豫西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全村3000多口人,2500余人从事做鼓产业,占全村人口80%,全村制鼓家庭作坊有200余家,带动周边村子就业人口大概有1000多人。
“咱们村做鼓有段历史了,从最开始做鼓圈到做皮子,再到现在的一条龙制作成型鼓,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的用鼓都有出自我们村的鼓。”说起马屯村的制鼓产业发展历程,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快景的脸上总会
作为马屯村制鼓带头第一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王快景就接触制鼓工艺了,从坐绿皮火车跑到北京、上海、吉林、长春等地,一张张递名片给各类活动演出方,再到跟随大货车几十个小时地去运货上门,她用一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带领村民创出了一片天,打造出了现如今的“天下制鼓第一村”。现如今,她已被选举成为偃师区人大代表,目前,她最大的目标就是让马屯村走的更远。
电力赋能促转型 乡村迸发新活力
得益于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马屯村大力发展电商,入选“中国淘宝村”。今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稳定提升,马屯村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重新迈上了发展快车道,每天下午都会有多家物流公司的车排成一排等待装箱打包。
今年年初,马屯村鼓尊乐器有限公司接到了一批来自韩国的紧急订单,需要定做28万余件手鼓和铃鼓。如果按照以往的手工制作和自然晾干工艺,肯定是无法满足整体工期要求。这可急坏了该公司总经理马多来。于是,他寻求了供电公司的帮助,最终通过高效报装申请,快速接上了三相动力电,在用上了大功率风干机实现批量恒温烘烤后,目前可以如期交货。
“我在这做鼓十来年了,制鼓是个细致活,材料有讲究,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鼓面皮质在缝合完毕后需要晾干,我们接到的大批量订单,如果等自然晾干的话工期会耽误,要是使用常规碳烤加热,鼓面加热会不均匀,成品率低,影响我们产量。采用电烤的方式后,不但鼓面烘干效果好,成品率高,还能大幅度缩减了制作周期,保证我们快速成品出货。”马多来说道。
制作一面质量上乘的大鼓,需要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如今,经过几代工艺改良,一些厂家采用了电气化制作流水线,鼓产品可以高效成品,快速出货。
“现在村里电也很足,我们引入了一些电气自动化设备辅助制鼓,制鼓周期平均缩短了10天,完全满足了大批量交货需求。”洛阳亚飞制鼓厂负责人马伊飞介绍道。
线路改造强电网 产业发展添足电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为助力辖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国网洛阳市偃师供电公司提前规划,做足项目储备,投资40余万元对马屯村进行线路改造,新增改造变压器2台,增加变电容量800千伏安,实现双电源供电,保障商户车间用电无忧,线上销售用电可靠。
“今年以来,马屯村的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最大负荷突破860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35%,我们把马屯村用电需求列入特事特办项目,主动走访企业,为企业排除安全用电隐患,提供能效分析,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产业腾飞、乡村振兴,让制鼓产业持续成为马屯村村民致富兴旺的法宝。”国网洛阳市偃师供电公司总经理姚红亮说。
今年上半年,马屯村制鼓产值已突破4亿元,鼓产业形势大好,偃师供电公司将以提升客户“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为目标,以高效率办电、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供电为己任,进一步提升马屯村制鼓业的档次和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李帅)
责任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