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变城市景观
发布时间:2019-07-25 09:40:5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工业时代留存下来的旧厂房,既是属于滑县的独特城市风貌,更承载着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记忆。”
本报讯(记者任国战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之甜)紧邻滑县大运河,道口古镇顺北街北端的工业建筑群十分抢眼。入口标志柱镶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电铃与“西纸厂1960”字样,标志柱旁石质通道上,固定着数十辆“大二八”样式自行车,仿佛是当年工人上班的热闹场景。7月23日,滑县大运河畔,在这家实现“华丽变身”的废弃造纸厂,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有曾在这里奋斗过的老工人,也有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
这样改造后的“工业遗存”正成为滑县城市文化的新景观。
去年开始,滑县将“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作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县因地制宜,通过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将时代记忆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空间,集中打造现代创意园区,进而释放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发运河文化创新活力。
滑县西纸厂建于1960年,当时曾撑起该县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严重的污染也让它成为大运河畔的排污大户。上世纪80年代,西纸厂被关停。
去年,县里实施西纸厂工业遗存保护利用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运营。曾经破败的厂房,已成为集工业展示、住宿、餐饮、会务、旅游、文创于一体的文化园区。
进入改造后的厂区内部,具有时代建筑风格的厂房被分成不同功能的区域。巨型LED天幕、红砖拱门、铁艺吊灯等现代风格的装饰令人耳目一新,“工业学大庆”“向四化进军”等标语、厂房整体框架等实物均被保留下来。
依托大运河优势,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道口曾是豫北有名的县级重点工业城镇。冶金、机械制造、纺织、印刷、造纸等行业发达,油厂、机床厂、电厂、五金厂、酒厂等一度繁荣。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关企业先后被关停。
“以保定用、以用促保”,近年来,滑县先后出台《滑县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2030》《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滑县道口镇保护规划》等,对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路径也越来越明晰。
工业遗产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距离西纸厂500米左右,道清铁路文化园已纳入建设规划。其周边的酿酒厂、机床厂等的历史价值也将被一一挖掘,列入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清单。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保留这些陈旧的工业遗存?滑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工业时代留存下来的旧厂房,既是属于滑县的独特城市风貌,更承载着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记忆。该负责人说,“盘活丰富资源,打造运河文化复兴的新地标,必将为滑县增添新的魅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