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红小康路 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22 10:48:0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孙喜增 通讯员 廖涛 李虎 刘春雨)走进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错落有致的房屋,宽敞通达的公路,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游园里亭台轩榭,墙体彩绘引人入胜。新面貌、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美丽的小山村让人流连忘返。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与曾经的“后进村”联系起来。
  弹指2年间,该村发生了历史性嬗变:早些年,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没有集体收入,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保守。
  “驻村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村里有一支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党员队伍,党员个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南召县国土局派驻龙王庙村第一书记马龙感慨。“虽然龙王庙村基础条件差、底子薄,但是村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干事、务实拼搏,一门心思谋发展、拔穷根。”
  该村坚持以加强基层党建为统领,筹措资金加强阵地建设,升级改造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村里面貌焕然一新。龙王庙村先后摘掉了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村部旁边党员风采墙上,“争当先锋葆先进,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光荣榜格外耀眼。
  建强支部
  ——锻造坚强的战斗堡垒
  2017年8月,南召县委开展“党员干部带支部”结对帮扶活动为龙王庙村插上腾飞的翅膀。农村存在村级党组织建设薄弱,服务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少数群众对基层干部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村干部队伍缺乏担当等诸多问题。“要除病根,开准药方是关键。” 破题要从推进高质量党建入手,夯实村级组织建设。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参加村支部活动,旨在着力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帮助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大家一起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龙王庙村的结对帮扶人是南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明成,“我在咱镇当过党委书记,村里群众都熟悉,我这次来就是要干点事儿,大家都说说村子咋能发展?”任明成的一番话说得村组干部心里暖洋洋的,畅谈一直聊到中午。
  随后,村里的大事一件连着一件:第一件事是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机制,把“双强双带”型人才选入村委班子,李印由过去的村主任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第二件事是在废弃多年的农户旧址上盖起了两层小楼的党群服务中心,铺设透水地坪,兴建了高端大气的文化广场和文化大舞台建。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该村有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名,去年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和民情沟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加“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政策形势教育。通过村两委换届活动,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在党员中开展“三亮三评”活动,32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亮出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动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5名党员结对帮扶50名贫困户,2名党员主动把开办的钙粉加工厂、石材加工厂吸纳贫困群众进厂务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赢得了群众的一直好评。
  在农村,凡事只要牵扯到一家一户的利益,就两个字“难办”!但民心聚,事不难。龙王庙村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重大事项,凡是涉及村级发展规划、道路修建硬化、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事项,全部运用这一方法,做到村两委决策透明、村干部办事公正、议事科学规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决定在村部通往扶贫车间的路上修一条党建文化长廊,需要砍伐8000棵杨树,没有一个群众要补偿,两天时间群众自发砍伐完毕。
  “党员干部带支部”活动开展以来,龙王庙村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党群活动中心进行改建提升,高标准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全村硬化道路12.1公里、道路绿化10.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92盏、修建绿化带5000米、安装护栏1500米、新增垃圾箱20个、修建标准化公厕2个……
  找准项目
  ——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这100亩小龙虾基地,县里总投资60余万,目前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完毕,等到明年开春就能够消毒撒苗了。”在龙王庙村部门前,面对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第一书记马龙对未来充满期许。
  “这仅仅是我们村扶贫产业链的一部分。废弃老学校改的数据线加工车间,吸引23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村级光伏电站已经并网发电,光伏扶贫覆盖全部贫困户;去年建设150亩的品种梨示范基地,套种的品种红薯亩产达4000斤。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途径,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党支书记李印自豪地说道。
  支部有力量,脱贫有希望。龙王庙村党支部的一班人深知,要想真正富起来,单靠“捐赠”和“救济”绝对不是长久之计。该村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坚持一村一业,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围绕苗木花卉、林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培育符合本地实际、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他们全面推广“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让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目前,龙王庙村建起420千伏光伏电站、400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150亩品种梨种植基地、以数据线加工的扶贫就业车间,全村流转土地1200余亩,为群众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我村的集体收入原来一分没有,现在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事’,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了,我们说话办事也有了底气和力量。”村支书李印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给村里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南召县国土局为该村赠送一台大型农机旋耕犁。贫困户耕地免费使用,村里非贫困户租用时每亩地比市场价低20元,这台大型旋耕梨能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
  志智双扶
  ——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龙王庙村以“党员干部带支部”活动为载体,初步实现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龙王庙村党支部以产业兴旺为引领,为实现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
  如何让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如何让群众讲文明树新风?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印有自己的想法。“要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好村级组织阵地、思想文化阵地,全面占领农村有形阵地和无形阵地。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文化、家风家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2017年7月,龙王庙村对村内一处农户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一座集百姓调解、军人服务、道德教育、技术培训、图书阅览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今,这里成了热闹的好地方。政策宣讲、道德讲堂、创业致富、技术培训、科普教育、民事调解都在这里进行,定期向群众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开展道德大讲堂,让身边的致富典型、新先贤登台讲课,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内生原动力,村里群众没有再上访的,脱贫致富的火苗倒是烧的很旺。”该村村民冯德超铿锵有力的说。
  龙王庙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新乡贤”评比、流动“红黑旗”励志教育评选活动,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教育影响全村群众;置买锣鼓旱船等器材设备,组建村舞蹈队、锣鼓队,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立村级“同心超市”,用积分兑换物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导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增加收入,改善家庭条件,改善户容户貌,改变生活习惯。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实现扶贫和党建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龙王庙村脱贫责任组长、南河店镇党委书记冀豫说。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