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回车镇: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发布时间:2018-12-27 17:02:21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贫困户齐有良家中

八迭堂村后洼组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孙喜增 通讯员 刘淳之)我叫刘淳之,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中共党员,河南省2017届三支一扶人员,现服务于西峡县回车镇人民政府。时光飞逝,转眼间在三支一扶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参与了多项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增长了很多见识,感触颇深。
  一、坚定信念,投身到广阔的山区中去
  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入党,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了解国情民情。大三实习时在基层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深深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艰苦和农村的穷困,有一股想为他们改变现状的冲动。在看到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及广大农村进行“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社会基层保障服务”服务的倡导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果断报名。我相信到广阔的农村能得到锻炼、能闯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为山区的建设和农民的致富尽到自己的一点绵力。
  二、工作适应,无悔选择。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曾经在旗帜下许的誓言不断在我脑海中涌现,岗前培训时领导勉励的话语时不时萦绕在耳边,在我悲观失望的时候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慢慢的,我融入了我的工作生活,也渐渐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于是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加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三、扎根基层,为扶贫攻坚贡献力量。
  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扶贫攻坚。我也有幸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历史工作中来。刚入职时,作为一名新人员,对扶贫工作一无所知,开展起来很困难。后来跟着脱贫责任组长走遍了全村的每一户贫困户,又积极向老同志学习请教扶贫政策,我对这项工作逐渐熟悉起来。我所分包的回车镇八迭堂村共有贫困户31户,今年需要危改的有4户,需要七改一增的有22户,县政府明确要求所有工作要在8月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赶工期,保质量,我和脱贫责任组成员坚持每户每周必到,亲自把关工程质量,现场提出改进方案,至8月31号,我村4户危改和22户七改一增全部完工。除此之外,八迭堂村后洼组有幸被县镇领导选为农村两貌整治观摩点。我和镇上领导头顶烈日,深夜加班,同施工队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将后洼组打造为市级两貌整治观摩点,使贫困群众旧貌换新颜,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投身这伟大的事业中,牢记使命,在基层奉献我的力量。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奋斗不止,青春不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