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里的中国:从自制棋盘到赛事频繁

发布时间:2017-10-03 08:21:0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0月2日电(记者刘金辉)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河南赛区总决赛2日激战正酣,65岁的上届河南“棋王”陈合亮不会忘记小时候父亲自制的棋盘棋子让他爱上了象棋,而如今他每年都要参加十多项象棋赛事,见证着近些年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运动推动着健康中国的前行。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父亲很喜欢下象棋。因为家里穷,不舍得买象棋,他就从村里木匠的边角料里找来一些木块,用毛笔写上字制成棋子,然后又在纸上画了棋盘。这就成了我们父子俩空闲时的宝贝。”陈合亮说,他大约8岁开始跟父亲学下象棋,如今已经57年了。

    后来,陈合亮成了安阳钢铁厂的工人,象棋一直是他的最大爱好,而每年的职工棋牌比赛都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安钢集团几万名职工,几乎每年我都是前三,冠亚季军都得过。后来代表安阳参加全省的比赛,又代表省里参加全国的比赛。现在我家里有30多本荣誉证书。”陈合亮说,象棋给了他荣誉和快乐。

    去年举行的首届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河南赛区总决赛,陈合亮获得老年组“棋王”称号。不过,今年他有些出师不利,第一场比赛就与对手握手言和了。

    陈合亮说,他现在已经看淡了输赢,只享受下棋的过程。“棋如人生啊!一盘棋,你要知道如何攻守、如何舍得、如何面对胜负。有时候赢了,可能只是对手出现了一个小失误,并不一定是自己下得好;有时候输了,别人下得精妙,让自己心服口服,也是一件快事。”

    近几年,陈合亮明显感觉到了象棋赛事的增多。他以前总是盼望着每年的安钢集团职工比赛,可现在,每年仅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比赛都十多项,让陈合亮有些应接不暇。

    河南省棋类协会秘书长王聚群说,今年的棋王赛此前已经举办了16站的预赛,全省共3000多人参赛。此外,协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城市象棋团体赛,由原来的4个城市参加发展到今年的15个城市参加,参加人数不断增多,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近年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体育产业、全民健身的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政策红利,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增多。

    河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夏丽娟说:“商业性、群众性赛事取消审批之后,对全民健身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高,一些体育公司在组织赛事、打造品牌上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和群众。”

    在10月1日至2日举行的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河南赛区总决赛现场,52盘棋同时开赛,场面壮观。老少中青180多名棋手汇聚一堂,最小的6岁,最大的72岁。

    11岁的小棋手徐之洲已经学象棋6年了。他说:“学象棋能锻炼脑力,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思维”。在徐之洲参加的象棋培训班里,有30多名小棋手。

    除了参加比赛,陈合亮现在还担任安阳一家棋类培训学校的老师,教孩子们下象棋。象棋让陈合亮的晚年变得丰富多彩。(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