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 激活“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18-09-28 09:53:3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郭戈本报通讯员安建军
  金秋时节,鹤城大地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
  9月28日,第五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将喜迎海内外宾客。
  “鹤壁文化能有今天的繁荣,与近年来中原(鹤壁)文博会的影响带动分不开!”9月27日,鹤壁市文明办主任叶成民说。
  2014年至今,鹤壁市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文博会,吸引参展商4100多家,参展人数逾246万人次。好吃好玩的糖画、形态各异的根雕、浑厚大气又透露着岁月质感的明清家具……置身文化名品云集的文博会展区内,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蹄疾步稳”。
  “中原(鹤壁)文博会的参展商多、层次高,人气也旺,每年我都携带1000多件鲁山花瓷来参展。”河南尧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成告诉记者。
  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传承人宋楷战,学习借鉴了不少国内同行的长处,不断改进工艺。他的泥咕咕作品被北京大学等高校订购逾5000套用以开展国际交流。
  “文博会不仅成了展示中原文化的窗口,也给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平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张玉骉表示。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举办中原(鹤壁)文博会搭建文化交流和产品交易平台,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燕表示,为此,鹤壁市在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文联等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办会新模式,以文化中原为主题,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采取广告资源拍卖、会企合作等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据悉,为了办好这场盛会,鹤壁市总投资3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8万平方米的朝歌文化园,将其中的标志性建筑——鹿台阁作为中原(鹤壁)文博会的永久性会址。
  “鹤壁市能协同各方力量、整合各地资源,连续成功举办多届文博会,站位之高,值得我们学习。”前来参会的山西省长治市委宣传部事业产业科科长冯志波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设立全省各省辖市特色文化展馆外,本届文博会还特设了“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产品交流展、文化扶贫展示馆、红色旅游展示馆等,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创新,让中原(鹤壁)文博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