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文化牌”出彩“中原范”
发布时间:2018-09-19 09:18:0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驻驻马店记者杨晓东本报驻鹤壁记者郭戈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凭临汤汤淇河,让人不自觉吟诵起《诗经》中的妙句。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国诗河”,依旧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9月14日,坐落于淇河北岸的朝歌文化公园鹿台阁内,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场盛会的召开忙碌布置。9月28日,第五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这里拉开大幕,届时,中原经济区30多个市(县、区)将拿出看家的“文化牌”在这里展示、比拼。
“今年的文博会还特别设立了‘一带一路’专馆,俄罗斯、克罗地亚、印度、阿富汗等十多个国家将来到这里与中原文化‘对对碰’。”为了做好准备和服务工作,负责布展和招商的鹤壁市文化产业办公室干脆临时迁到了鹿台阁办公,办公室主任谷慧勇说,“中原搭台,全国唱戏。承办中原文博会已进入第5个年头,鹤壁文化产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鹤壁文化元素走出中原,走向世界。”
在今年春晚倒计时节目中,浚县小伙宋庆春让人印象深刻。他和另外两名传承人带着国家级非遗项目泥咕咕亮相央视,向全国人民展示技艺。在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杨玘屯村,记者见到这位“80后”,他早在21岁就开始收徒授艺。这些徒弟都比宋庆春本人年龄大,还有来自江西、山东等外省的。最近,宋庆春又根据时代热点,创作出了新的泥咕咕产品,备受市场欢迎,产品年销量10多万件,甚至走出国门,销往海外。
文化与时代结合才更富生机,有载体的文化传播更有力。近年来,鹤壁市不断提升民俗文化节、诗河诗歌系列活动等节会品牌影响力,积极打造沿淇河文化产业园和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筹推进,突出以文“化”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文化氛围。
鹤翔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钰豪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小明星”,成为“淇水亲子故事乐园”讲故事大赛的夺奖热门选手,去年他凭借《岳母刺字》拿到过一等奖的好成绩。他的母亲申艳霞自豪地说:“孩子参加比赛获奖,当父母的更受鼓舞,如今全家人都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鹤壁市正在将文化惠民工程推向深入,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淇水亲子故事乐园”通过“写、讲、演、唱、画”5种比赛形式激励青少年多读书,推动“书香鹤壁”建设。去年年底,“淇水亲子故事乐园”已经成功申请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体系,推动文化繁荣更出彩。“鹤壁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努力形成体现时代精神和鹤壁特色的文化体系,让底蕴深厚的鹤壁成为中原文化的缩影。”鹤壁市委书记范修芳说。
记者手记
煤城鹤壁,如今正在成为一座文化“富矿”。从资源型工业城市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文旅新城,鹤壁的形象正在悄然蜕变。
这种蜕变由内而外。尚文崇善的鹤壁彰显出以文“化”人的成果:连续19年开展的“鹤壁好人”评选活动正在成为新的人文特色品牌,去年还建成全省首家“好人馆”,全市已涌现各类先进模范人物近2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鹤壁文化不仅与旅游结合起来,还从重视文化传承向创新发展转变,并有向园区化迈进的趋势。层出不穷的文创产品、四季不断档的系列节会和文化产业带的打造,都让鹤壁的文化发展越来越具特色,越来越具气质,越来越出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