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首个高光谱卫星遥感中心落户陕州为哪般
发布时间:2017-09-28 16:53:3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崔军廷通讯员肖伟) 目前,空间大数据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给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和服务能力。


9月26日,首届空间大数据与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在三门峡市召开。在当天的论坛上,与会学者、专家还进行了空间大数据分析应用与前景演讲,并在陕州区卫星小镇召开了学术交流会,围绕空间大数据应用暨陕州卫星小镇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研讨交流。


此次论坛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围绕空间大数据的应用及国际标准化的推动等热点话题,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190余人,共同对空间大数据及标准化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大数据时代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与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空间大数据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促进空间大数据与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陕州区为何能够承办规模如此宏大,技术含量如此高端的活动?缘何专家、学者、企业家云集陕州区发参加首届空间大数据与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会?中科院遥感与数据地球研究所为何选择陕州区建设中西部首个高光谱遥感数据与分发中心?


科学预见,谋划定位准确。陕州区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既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增强城市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提出了紧紧围绕打造三门峡转型发展先导区的目标,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城市转型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积极培育智能制造、信息感知、移动终端等军民融合产业,以大数据引领业态创业和产业升级。2014年以来,陕州区先后通过北京航科、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牵线搭桥,考察了科工集团三院、五院、七院,围绕“空间技术应用和兵器军械工业制造”两个大类,针对“小型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遥感卫星数据应用产业链、卫星数据软件开发产业链,精准对接、引进实施了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把握机遇,政策保障到位。陕州区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四个一”(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单位负责、一套政策扶持、一班人马服务)工作制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企业实行全程代办制和无偿代办制,实现两个“零接触”(项目方与群众“零接触”,手续办理与行政审批部门“零接触”),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优先保障手续办理、土地供应、办公场所。2016年8月卫星小镇项目签约后,区政府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一个月以内落实办公场所选址和各项手续办理,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全方位保障。2016年10月,中西部地区首个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与分发中心落户陕州区,拉开了我区空间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序幕。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陕州区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同时也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连霍高速、310国道、郑西高铁、陇海铁路横贯东西;209国道、临汾至三亚高速、运城至十堰铁路(已列规划)纵跨南北;境内三门峡西站是郑州以西最大的货运编组站;郑西高铁客运三门峡南站位于城东6公里处,1小时辐射圈可达郑州、西安、洛阳、运城等周边都市,公路、铁路直通全国各地,是亚欧大陆桥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转站。
条件充足,资源禀赋优越。陕州区地壳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能够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适于建设大型数据灾备中心;陕州区年均气温13.9℃,气候凉爽,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运行维护能耗,推动节能减排;陕州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价格低廉、电力保障充足,可以充分满足大规模数据机房对电力的需求,保障其稳定、持续运行,同时降低运营能源成本。
陕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骆玉峰告诉记者,近年来,陕州区委、区政府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重大机遇,积极培育智能装备、智能应用等大数据产品产业,先后引进了中科数遥卫星大数据应用、红外线成像设备生产等项目,为陕州区加快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骆玉峰表示,陕州区将依托中科数遥有限公司的卫星遥感数据存储和分发中心,加强卫星小镇建设,加快形成覆盖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数据接收应用网络,并借助专家、企业家在大数据领域的智慧、技术、成果,加强深度合作、实现共创共赢,加快建设中西部知名的卫星大数据应用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航空、航天、空间应用技术科普教育基地,为三门峡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打造‘三地五中心’汇聚陕州智慧,为引领中国大数据发展贡献陕州力量。”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