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金融”让生活充满智“惠”
发布时间:2018-06-27 16:54:2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逯彦萃
“过去发放一笔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人力成本2000元,如今有互联网技术做支撑,每笔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运营成本仅为两三元。”6月26日,在郑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原普惠金融暨金融科技论坛上,一名银行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近年来,金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指尖上的金融”让消费者享受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同时科技也帮助金融机构节约了人力、资金成本,支持了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银行”遍地开花
位于郑州市棉纺东路的中国工商银行营业部,其营业大厅与传统银行完全不一样,最显眼的位置不是柜台和防弹玻璃,而是一排“智慧柜员机”。工作人员介绍,平时需要在柜面办理的现金业务,在这里有80%可以通过机器办理,并能实现“即办即走”。6月25日,记者进行了体验,看看智慧柜员机到底有多“聪明”——放入身份证、信息录入、信息确认、设置密码……办理业务全程用时3分钟,而且无纸化。
如今,这样的“智慧银行”在郑州已经遍地开花,不少银行正在进行营业网点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大踏步迎面走来。
金融科技让身居乡村的农民享受金融服务也变得“触手可及”。南阳市社旗县桥头镇的马女士,下载了好几个手机银行APP,她时常通过APP比较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定期做投资。
科技赋能金融“普”“惠”
金融科技的普及,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普惠到更多人。
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消费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的资金达到846427万笔,比起2016年几乎实现了翻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金额也由2016年的37461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17200亿元。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主要依靠金融科技的力量。”一家银行网络金融部的负责人表示,如今不少银行通过开发云技术,搭建风控模型,让小微企业贷款在线上就能进行,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左右。
有位参加论坛的专家说,技术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关键驱动力,云计算技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为“惠”,互联网让生活在都市和乡村的人可以共享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为“普”。
跨界融合服务消费者
“通过银行的APP不仅可以享受金融服务,而且可以买美食、预约专家挂号……”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金融服务与商业场景深度融合,服务变得无所不在,金融机构与其他服务机构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
在金融科技大潮背后,大量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开始进军金融界,比如京东、ofo、美团等公司申请金融牌照。与此同时,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也成立自己的科技公司,金融和科技的边界也逐渐模糊。
金融与科技、金融业与服务业正在走向跨界融合,带来的结果将是消费者享受更加方便的“一站式”服务。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