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院士请来 给环境“把脉”

发布时间:2018-06-13 10:54:3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平顶山新城区美景如画左玉昆摄
  实现对污染源的数字化管控至关重要,我们要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排放数据、气象数据、大气成分的动态监测、实时分析。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报讯(记者张建新通讯员白秋津)如何远近结合降低PM2.5浓度,深化涉车涉油污染?如何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月12日,平顶山市生态环境治理院士专家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气污染控制首席专家郝吉明等专家学者,对平顶山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平顶山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聘请相关专家,成立大气污染防治专家组,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环保工程领域相关专家等,就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说:“实现对污染源的数字化管控至关重要,我们要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排放数据、气象数据、大气成分的动态监测、实时分析。而针对平顶山目前出现的环境状况,就是要稳住臭氧,快速持续地降PM2.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认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土壤治理,也是对大气、水的综合治理,因此要采用综合的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改善。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十三五’减排的重点,但其排放源小而散,涉及众多行业。因此,除了传统的监测手段外,要改变‘点—线—面’的监测布局,建立多平台大气环境污染的立体监测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就如何精准治污提出了建议。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