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幸福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18-07-26 15:24:55 来源:许昌日报
本报记者 雷剑德 朱庆安 通讯员 马旭东
7月18日,记者在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看到,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楼房整齐有序,一个个游园美不胜收,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
这是在党建工作统领下,颍川街道办事处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结出的硕果。
十里社区新建的村史馆,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藏品颇为丰富。该社区党委书记梁雍宏饶有兴致地把社区的变迁史娓娓道来。
“以前,要想了解社区史,恐怕得费些功夫吧?”记者问。
“过去关键是无处可寻。现在,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的努力下,建起了村史馆。”梁雍宏说,这样一来,这些沉淀已久的十里故事“有迹可循”,居民们可以通过村史馆知晓村史、传承红色文化。
“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党员,和群众没啥区别。现在,社区实行党员星级评定,还定期公开,党员的积极性可高了。”提起社区开展的“党员星级评定”活动,颍川街道办事处十里社区74岁的老党员赵青山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今年7月1日前我参加组织生活积分为95.82分,被社区党委评为五星级党员,我感到很光荣。”
党员赵松亚的党龄并不长,这次积分为65.18分,虽然被社区党委评为五星级党员,但是他感到离组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员每参加一次义务劳动积5分,不孝顺老人、私搭乱建、开会迟到扣5分……”去年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十里社区出台了《党员绩效积分管理办法》《党员星级评定实施办法》,依照积分对党员进行星级评定,让全体党员创先有榜样、争优有动力、落后有压力。
开展“党员星级评定”活动仅是颍川街道办事处创新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颍川街道办事处推行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党员积分制管理、挂党徽亮身份、两地双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目前,该街道办事处共建成网格95个、志愿服务队23支,组织各类活动400余次。
记者采访当天,风尘仆仆赶过来的颍川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丽君也印证了这一做法。她40岁出头,看上去精明能干,介绍党建工作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谁也不会想到她履职还不到3年。
“颍川街道办事处地处老城区和新城区接合部,多重矛盾交织。如何让党员全身心投入到党组织的建设和活动中,是我们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王丽君对记者说,他们把2016年确定为“党建提升年”,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四六工作法”为抓手,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他们去年又向8个社区下拨党建专项经费240万元,各社区配套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党建提升,建成廉政教育基地、党史馆、村史馆,对党员群众进行廉政教育,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棚户区改造拆迁历来是老大难问题,然而寨子社区却用实际行动刷新了棚改拆迁速度纪录。17天签约604户,拆迁595户,74个场院全部测量结束,“零上访”完成了拆迁任务。
这得益于颍川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党建+”行动计划,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17天完成了604户的拆迁任务,打造了“寨子速度”,展示了“颍川形象”。
颍河景观带建设是禹州市百城提质项目建设中的一个亮点,需要拆迁寨子、十里两个社区的居民房屋、企业及坟地,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这场硬仗,怎么打?关键时候,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勇挑重担。
寨子社区二组组长张国义的儿子2016年10月5日结婚,前一天仍坚守在拆扒现场,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完成。十里社区副主任赵艳伟白天拆扒,晚上做群众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2017年2月,两个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31家织布厂的拆迁任务得以按时完成,有力地支持了颍河景观带建设。
党建统筹,凝心聚力,激活了街道办事处发展的“一池春水”,也让社区居民向高质量生活迈进。
寨子社区每年投入20多万元救助贫困户、贫困党员和大病困难户,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1000到10000元不等的补助金;
南街社区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到2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为7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
其他社区对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爱心帮扶,把党的温暖送到居民的心坎上。
越来越好,这不仅仅是颍川人的期盼,也是颍川人的切身体会。提起家乡的变化,寨子社区居民郭凤英对记者说:“这些年,我到过很多地方,感觉咱家乡建设得非常漂亮,生活很舒心。”
原来,各社区每月不定期地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免费服务,让党员们在尽到党员义务的同时收获感谢和掌声,真正让党员找到了“家”和归属感。
在长春社区,该社区党委书记张华军对记者说,他们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工作日主题”制度,把周一至周五工作具体细化,每周一循环,做到天天有活动,人人有事干,真正把党员融入社区工作中。
“感谢好心的党员,帮俺老头子渡过了难关!”7月16日,长春社区贫困户张法章从社区党员杨晓红手中接过助听器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可以说,“工作日主题”制度不仅得到了困难群众的支持,还架起了一座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张华军只是颍川街道办事处众多党务工作者之一,他们在工作中尽心服务群众,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张军是南街社区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城市社区的党务工作者,面对社区老旧小区多、60岁以上老人多的现状,如何改善小区环境,让居民安居乐业,是他一直以来工作的方向。
他每周到党员居民家中走访,听取意见建议,梳理出居家养老服务、矛盾调解、小区环境卫生等共同需求,形成清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党建工作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
帅涛小区是一个大杂院,外来务工人员多。去年因暖气开口费收缴问题,物业管理公司对未交费的个别业主进行断电、断水,双方伤了和气。张军了解情况后,和社区矛调处工作人员边小敏一起多次到小区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使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我们通过‘党建+’打造党员们喜欢、居民们欢迎的党建品牌,并突出服务让社区党建接地气、有活力。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让社区党建不断加强,服务居民更加到位,向组织交上一份百姓幸福的‘民生答卷’。”王丽君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