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麦收工作大头儿落地
发布时间:2018-06-04 15:19:44 来源:许昌日报
本报讯(记者 武芳)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截至6月3日18时,全市已收获小麦292.66万亩,占应收面积330万亩的88.7%。其中建安区62.08万亩,禹州市61.88万亩,襄城县61.06万亩,长葛市50.92万亩,鄢陵县45.34万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87万亩,东城区3.73万亩,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88万亩,魏都区0.9万亩。这也标志着,经过几天奋战,我市麦收工作大头儿落地。
据了解,连日来,我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科学调度机械、人力,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趁天抢时,加快麦收进度,打了一场漂亮的麦收攻坚战。
领导高度重视。5月7日,我市召开“三夏”会议,对全市三夏工作作了具体安排。5个产粮县(市、区)于5月中旬相继召开“三夏”会议,积极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安排“三夏”生产工作。其中,长葛市、襄城县和建安区参会人员扩大到各行政村负责人。
为确保麦收机械充足,在麦收开始前,农机部门引导农机合作社、经纪人从外地协议引进联合收割机1000多台,加上我市现有的7000多台,完全满足麦收需求;帮助农机手对“三夏”作业机械进行检修、调试和保养,联合收割机已普遍检修一遍,培训收割机手、拖拉机手、修理工5000多人;动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230份,合同作业面积85.4万亩;新装联合收割机“智慧农机”测亩计产终端600台,安装终端的机械已达到2400台;推出了“滴滴农机”手机App,农民群众可自主联系机械快速收割。
麦收期间,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广泛开展科技人员包村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及时夏收、夏种。
中石化许昌分公司、中石油许昌分公司成立“三夏”惠农支农指挥部,全力保障“三夏”油品供应。在国省道沿线、城郊及农村,设立39座“三夏”农机专供加油站,24小时营业保供;同时,开通“河南石油”微信平台“三夏”服务专栏,为农机手提供农机专用站网点查询及“三夏”专项政策等服务;农用柴油在国家规定零售价格基础上给予优惠供应;继续开展“三夏青春行动”,成立送油小分队,重点对位置偏僻、远离加油站的麦收现场,开展送油到田间地头活动。
全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依托全系统市县级18个配送中心、60家农资超市、500个农资农家店和庄稼医院,采取连锁经营直销直送方式稳价保供。同时,他们联合市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增加抽样的覆盖率,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从源头上杜绝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全市2018年计划收购小麦80万吨以上,其中政策性收购40万吨以上,市场收购40万吨以上。今年以来,我市采取腾仓并库、调销减库、仓容建设和维修改造等措施,积极做好夏收备仓工作;根据优质小麦种植地域、品种、数量等,搞好产销衔接,确保已签约订单,优质优价落实到位;同时,按照优质小麦收储检验标准,指导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按照等级品种专项收储,实现优质小麦专收专存、专管专用。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