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源集团: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发布时间:2018-05-24 16:48:33 来源:许昌日报

  本报记者 孔刚领 通讯员 房向明 左瑛君
  5月17日,记者走进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源集团)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一条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旁看不到一名工人,折弯、焊接、抛光、打磨……10多道工序全部由机器人智能操作,装配线上刚下线的车辆整装待发。
  该企业负责人陈西山告诉记者,虽然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该企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近年来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超过了30%。
  前不久,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担负海内外宾朋护航任务的警用车辆,是产自森源集团的鸿马移动警务室。此前,鸿马移动警务室陆续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2015年郑州上合组织总理会议、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盛会上亮相,显示了森源集团在国内警用装备行业非同寻常的地位。
  谁能想到,森源集团1992年创办时,只是一个员工4人、启动资金10万元的私营小厂。短短的26年,森源集团已飞速成长为涉及电气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发电、金融投资、国际贸易,拥有28家子公司、上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2017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寇玉平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开拓市场、搞好金融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做强人才支撑、优化服务环境等38项具体措施,每年组织召开1至2次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森源集团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才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行业翘楚,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森源集团董事局主席楚金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26年来,森源集团始终坚持“依靠机制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战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森源奇迹”——
  1992年到1997年,森源集团用短短5年时间就把隔离开关做到了产销量全国第一。
  2013年,森源集团用不到1年时间就开发出了光伏逆变器、SVG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使森源集团迅速成为我国光伏发电装备领域和电气制造行业的领跑者。
  2016年10月,森源集团用不到半年的时间,研发出15kW交流充电桩和120kW智能型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同年,用短短两个月时间,自主研发出BMS电池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台、精度最高的在通信基站微网供电应用的BMS电池管理装置。
  靠着集成创新,森源集团成功跻身高端装备制造商行列;靠着研发创新,森源电动车摘得国家电动车辆技术卓越奖,纯电动移动警务室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凭借商业模式创新,智慧环卫设备等产品销售呈现井喷式增长,不到3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混凝土行业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楚金甫说,走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多年来,森源集团不拘一格引进、培育人才,为集团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森源集团虽然地处县域城市长葛,却像“磁铁”般吸引了曹宏、陈西山、过金超等上百名国内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的权威专家来此“扎根”。放弃在北京的优渥待遇来到长葛的教授级高工陈西山说:“在森源集团,能够感受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情感留人’的巨大魅力,这里为每一位创新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发挥能量的广阔舞台。”
  得益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森源集团先后参与了近3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授权专利近20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0多项,已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制定者。
  不懈奋斗、与时俱进,森源集团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进步的故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森源集团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走进新时代,森源集团站在了新起点,改革步伐又按下了“快进键”,还将创造更多第一,创造更多新的历史,迎来又一个春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