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优存量扩增量

发布时间:2018-05-16 15:06:52 来源:许昌日报

  本报评论员
  早转早主动,迟转必被动,不转走不动——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市具体实践来看,这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一规律也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暨“许昌英才计划”表彰大会上得到充分印证:我市近年来发展好、发展快的企业,无一不是转型升级的先行者、领军者。
  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竞争焦点的当下,全市上下务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要打好“四张牌”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是许昌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加快转型升级,要着力优化存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瞄准“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产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水平;深入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三换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充分释放传统产业的强大势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决定着许昌未来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要持续扩大增量,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虽然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地,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围绕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超前谋划由前沿科技带动、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新兴产业和项目,发挥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基础和优势,加快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新兴产业尽快成为规模产业、支柱产业。
  “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加快转型升级,便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展望未来,全市上下要在新发展理念统领下,紧紧牵住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和标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