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羊山新区二十里河街道:“小车间”撬动“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5-09-16 15:15:40 来源:二十里河办事处

  “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但孩子小、老人要照顾,走不开。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时间也自由,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日子踏实多了!”9 月 12 日,信阳市羊山新区二十里河街道前楼社区安置小区的布艺缝纫加工点内,居民王慧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缝制家具布艺饰面,一边向分享着就业后的喜悦。

  走进这处 180 平方米的加工点,上下两层的空间布局紧凑且高效。18 名工人端坐于工位前有序作业,此起彼伏的缝纫机声交织成热闹的生产乐章。裁剪、缝纫、锁边…… 一道道工序在工人手中有条不紊地推进,墙角的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布艺半成品。阳光透过窗户洒入车间,照亮了墙上 “社区微工厂 就业暖人心” 的红色横幅,一幅温馨又忙碌的生产图景跃然眼前。

  “不少居民,尤其是留守妇女,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却难以离家;与此同时,企业订单增多时常常面临‘用工荒’,想扩大生产又担心成本过高。这‘两难’问题,正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 前楼社区支部副书记卢政道出了 “社区微工厂” 诞生的初衷。

  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今年 8 月,前楼社区在二十里河街道的指导下,联合街道营商环境办公室主动对接辖区企业河南永豪轩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在了解到该企业劳动密集型工序存在用工紧张、工厂租金成本较高等问题后,双方迅速达成合作共识,决定将部分工序下沉至社区,打造 “社区微工厂”。

  为推动加工点尽快落地运营,二十里河街道工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街道营商环境办公室全程跟进,协调解决场地选址、手续办理等问题;前楼社区则积极开展居民就业需求摸排,并盘活辖区内闲置的活动室与门面房。短短时间内,昔日闲置的社区空间便摇身一变,成为整洁规范的生产车间。加工点投用后,首批就吸纳了前楼社区 18 人、二十里河社区 26 人实现 “家门口就业”。

  “我们将部分工序拆分至社区,是企业降本增效与居民就业增收的双赢创新。” 河南永豪轩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薇介绍,社区加工点的运营,不仅使企业人工成本降低 12%,还通过 “分散生产” 模式有效缓解了订单集中时的生产压力。更重要的是,灵活的工时安排让居民能够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真正实现 “顾家挣钱两不误”。

  “早上送完孩子来上班,下午能提前一会儿去接娃,工资一分不少拿,比在外打工踏实多了。” 居民李娟笑着说。为帮助居民快速掌握技能、顺利上岗,企业与社区还共同推出 “1 带 3” 师徒制培训模式 —— 由企业熟练工担任师傅,一对一、手把手指导新手,再结合邻里间的互助学习,即使是零基础的学员也能迅速上手。目前,新手工人日均收入可达 60 至 80 元,熟练工月收入最高能超过 5000 元。

  “‘社区微工厂’不只是一个就业点,更是社区治理的新纽带。” 卢政表示,社区专门安排专人在加工点驻点服务,帮助工人协调请假、解决工具维修等日常琐事,同时配合企业做好生产调度工作,让企业放心发包、居民安心务工。

  前楼社区 “微工厂” 的实践,是二十里河街道深化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 理念的生动体现。据了解,下一步,二十里河街道将继续推动更多企业工序下沉至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让 “社区微工厂” 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最终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社区增能的多重效益,以 “小车间” 撬动 “大民生”,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