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5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莅临信阳高中,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科学理想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分享。这场充满激情与思考的报告,不仅揭开了西湖大学的神秘面纱,更点燃了同学们科技报国的热情和决心。

市政协、市教体局相关领导及中心城区相关学校师生代表参加。

报告中,施一公院士讲授了创办西湖大学的初衷,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模式,培养既能扎根中国大地、又能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中国智慧的科技创新人才。学校实行“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学生们能全员自主选择专业,参与海外交流,接受一流科研实训。



一个个生动的科研实例、一次次创新的学术突破,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让大家对未来的学术探索充满向往,也在许多同学心中悄然种下了立志科研、报效祖国的理想种子。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信阳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一直致力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施一公院士此次到访,为两阶段教育的深度交流搭建了桥梁。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有着高度契合点,未来有望在课程设置、人才选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更多栋梁之材。


信阳高中校长刘庆东在总结中深情寄语同学们:个人的理想,只有融入国家的发展,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青春的价值,只有与家国命运相连,才能书写出最壮丽的篇章。他鼓励同学们以施一公院士为榜样,树立科研梦想,练就过硬本领,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刘校长的话语掷地有声,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激发着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报告结束后,施一公院士被热情的信高学子层层围住,同学们手持笔记本、科研书籍争相请施院士签名留念,这不仅是对科学巨匠的景仰,更是信高学子对“科研报国”精神的接力传承。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施一公院士传递的创新理念与家国情怀,如同一颗种子播种在信高学子心中。当基础教育的“沃土”与高等教育的“苗圃”紧密相连,当科学家的精神火炬在代际间传递,我们坚信,这些怀揣理想的少年,终将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崭露头角,以青春力量托举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泽鲲 张型芬 程淑竺 鲁慧)
责任编辑:秦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