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党建红”绘就小茴店镇农业产业“丰收图”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5:4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过去咱这地都是小块小块的,种起来费劲儿,收成也一般。现在可不一样咯,土地流转后,大片大片的地连在一起,机器一上,省时又省力,收入还蹭蹭往上涨!”昨日,在信阳市息县小茴店镇刘大庄村,遇到该村村民李守军大爷谈及近年来家乡的变化,满脸笑意,难掩心中的喜悦。李大爷的话语,道出了小茴店镇众多村民的心声,也见证了这个小镇在建引领下,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小茴店镇紧紧围绕建引领这一核心,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土地流转、特色种养、产业融合等,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成功探索出一条 “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小茴店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的模式正释放出巨大能量。为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镇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累计完成土地流转2.9万亩。目前,刘大庄、杜庄等6个示范村已率先完成5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广袤平整的土地为规模化种植筑牢了根基,也为农业产业的腾飞搭建了坚实平台。​

  如今的小茴店镇,特色种养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全镇已建成117块弱筋小麦集中连片种植区,同时,猫爪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也达到400亩。八一村、孙棚村的渔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3100余亩的水域面积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30多户脱贫户就业,村集体经济也随之水涨船高。此外,镇里还积极走访126家农业种植实体,精准对接技术需求,为特色种养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息县弱筋小麦核心产区之一,小茴店镇在弱筋小麦产业提质增效方面下足了功夫。未来两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6万亩,全力推动亩产向600公斤目标迈进。目前,全镇已构建起 “种植-收储-加工”全链条,并计划与宏升粮食制品等企业深度合作,力争年加工弱筋小麦达到1.8万吨。​

  在深加工配套产业布局上,小茴店镇充分挖掘红薯、花生等传统作物优势。依托全县红薯种植基础,以豫道农业为龙头,构建“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开发出酸辣粉、红薯脆条等特色产品。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1万余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既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又稳定了产业链。与此同时,花生深加工配套布局也在加速推进。凭借高油酸花生种植优势,全镇谋划建设花生油、花生蛋白粉等深加工项目,并计划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花生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未来将依托“企业+合作社”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同步探索花生休闲食品开发,与红薯产业形成互补效应。​

  展望未来,小茴店镇将持续深化“建引领+多元产业”模式,以弱筋小麦、花生、红薯等优势产业为核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土地流转率提升至65%以上;全力打造弱筋小麦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猫爪草”“息县红薯”等特色品牌认证;规划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区,整合采摘园、垂钓基地等资源,力争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

  在建的引领下,小茴店镇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何红 李梅)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