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科院开展绿肥春管技术服务
发布时间:2025-04-01 10:29:4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3月24日-26日,信阳市农科院资环所所长、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吕玉虎组织团队人员深入商城县、固始县、光山县开展绿肥春管技术服务,通过实地调研、技术指导,为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商城县天赐缘家庭农场和商城县有信农机合作社,信阳综合试验站团队人员和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等深入绿肥示范基地,实地查看紫云英长势并同农户进行交流,着力解决绿肥产业中的技术问题。吕玉虎指出,紫云英留种田块,近期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硼钼肥,提高种子产量。翻压紫云英田块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养分流失。商城县水稻面积55万亩,其中再生稻面积16.8万亩,占比较大,再生稻收割后种植小麦或油菜生育期不够,有近6个月的空闲期。建议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力宣传示范“绿肥+”再生稻用养模式,再生季施肥后稻田套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提升水稻单产,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固始县华亮家庭农场,信阳综合试验站团队人员同固始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及基地负责人围绕紫云英种子生产进行交流,并提出水稻留高茬、及时防止蚜虫等技术建议。固始县绿肥种子生产面积大,效益高,吕玉虎研究员建议家庭农场采用水稻—绿肥/小麦/油菜轮作种植制度,保证冬季无闲田,既能通过生产绿肥种子取得较好收益,又能培肥土壤,提升粮油作物单产。
在光山县鑫磊农业专业合作社,信阳综合试验站同光山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及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室内交流和实地调研,建议合作社在现有水稻产品基础上纳入绿肥元素,培育“绿肥+”优质米产品,大幅提升稻米产品价值。针对合作社绿肥缺苗情况,建议合作社采用无人机飞播技术,在水稻收割前套种绿肥,利用稻田墒情促进绿肥出苗,确保苗齐苗全,避免水稻收割后遇干旱带来的出苗不全风险。
此次春管技术服务,发现了绿肥生产中的系列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合理解决方案,信阳市农科院、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将持续开展生产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信阳绿肥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支撑。(金宏辉)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