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第十中学2023年“传统戏曲进校园”升国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3-03-22 10:36:59 来源:信阳市第十中学

  为了宣传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让学生感受戏曲魅力,使文化之根源远流长,3月6号信阳市第十中学举办了“传统戏曲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我型我秀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
  京剧,古称皮黄戏,因为是在北京形成的剧种,所以叫京剧。所谓皮黄,即西皮和二黄。西皮,一种从秦腔发展来的声腔。二黄,一种发源于黄冈,黄陂地区的声腔。一南一北,互相融合,从而有了京剧艺术。京剧目前分四个行当,生旦净丑,以前还有一个行当叫末,实际上末算是生的一种,所以现在已经不提末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越剧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在石牌镇发展迅速,属于采茶花鼓戏系统中打锣腔腔系,流行于皖、鄂,赣三角地带的一支,与黄梅采茶戏、英山采茶戏、阳新采茶戏、浙江睦剧等为近亲。
  教育戏剧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控能力、共情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说是教育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育戏剧为孩子们提供了合适且充足的课堂环节与机会。通过“体验”不同人物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认知不同情绪,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不曾体验过的角色经历,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当戏剧进入校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结合戏剧表演,让学生可以将全身心地浸润于戏剧之中、丰沛的感情之中,从而释放天性、认识人性、提升本性,成长为全面而有温度的人。(买祥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彭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