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法院:“诉源治理+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02-17 10:14:02 来源:新县法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营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新县、法治新县的浓厚舆论氛围,县委政法委“新县政法”新媒体矩阵开设“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新县”专栏,深入报道全县各部门坚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具体推进“三零”创建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新县千斤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法院联系群众前沿阵地作用,以诉源治理为抓手,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司法职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构建多元解纷格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协作机制,定期联合排查矛盾纠纷,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协商办理,提前参与,推动司法资源向村镇、社区下沉。制作非诉讼解决纠纷流程图,分别在法庭和辖区司法所悬挂,引导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畅通诉调对接渠道,做好司法确认工作,加强巡回办案,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广信息化应用,建设智慧人民法庭。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网上开庭等信息化应用,方便群众诉讼。通过网上庭审、网上阅卷、电子送达等在线诉讼方式,让当事人“少跑路”“不跑路”,实现“家门口诉讼”。同时,为适应农村群众作息时间,方便群众解决纠纷,法庭干警经常牺牲休息时间,采取巡回审判、“午间法庭”等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将多元解纷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前沿。
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基层法治氛围。紧紧围绕法庭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法庭庭长受邀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到社区(村民组)、学校、企业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坚持和完善人民法庭公开审判和巡回审判,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努力让辖区群众都能方便地进入法庭旁听案件审理,使人民法庭成为乡村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室”,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 (买祥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营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新县、法治新县的浓厚舆论氛围,县委政法委“新县政法”新媒体矩阵开设“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新县”专栏,深入报道全县各部门坚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具体推进“三零”创建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新县千斤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法院联系群众前沿阵地作用,以诉源治理为抓手,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立足司法职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构建多元解纷格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协作机制,定期联合排查矛盾纠纷,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协商办理,提前参与,推动司法资源向村镇、社区下沉。制作非诉讼解决纠纷流程图,分别在法庭和辖区司法所悬挂,引导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畅通诉调对接渠道,做好司法确认工作,加强巡回办案,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广信息化应用,建设智慧人民法庭。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网上开庭等信息化应用,方便群众诉讼。通过网上庭审、网上阅卷、电子送达等在线诉讼方式,让当事人“少跑路”“不跑路”,实现“家门口诉讼”。同时,为适应农村群众作息时间,方便群众解决纠纷,法庭干警经常牺牲休息时间,采取巡回审判、“午间法庭”等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将多元解纷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前沿。
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基层法治氛围。紧紧围绕法庭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法庭庭长受邀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到社区(村民组)、学校、企业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坚持和完善人民法庭公开审判和巡回审判,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努力让辖区群众都能方便地进入法庭旁听案件审理,使人民法庭成为乡村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室”,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 (买祥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