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新乡制造”的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18-05-10 16:04:00 来源:新乡日报


企业生产智能化改造的不断加快,为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动能。
  本报记者高志勇摄
  ——聚焦我市制造业“三大改造”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刘军旗
  原来400个工人才能干完的活儿,现在只需20人就可完成。这是河南广瑞汽车公司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
  在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生产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用工人数减了近一半,效益却不断提升,原来每人每天产出4121元,现在达到1.6万元,提高近4倍,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7天~10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5亿元。
  同样,艾迪威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机器换人”计划,2台机器人替代了2条生产线,成本降了近三成,产品不良品率降了四成,生产效率提升了近四成。
  “生产节拍之前是120秒,现在30秒就行了,产品质量指标也降了一半,产品可追溯性由不到50%提升至100%。”从设计到经营再到生产,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智能化。
  智能化促转型——该公司产品成功从液压转向向电动转向转变,配套车型由燃油型向节能与新能源车转变,客户层次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主营市场从国内向国际转变。
  看数据知实力——从2013年到2017年,该公司年销量从160万台增长到535万台,营业收入从7.9亿元增长到23.5亿元,营业利润从3520万元增长到1.1650亿元,实现销量、收入、利润一体持续快速增长。
  “库存减少30%,成本降低20%,项目按期完成率提高至90%……”谈及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新变化,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口气道
  出了一连串数据,仅可量化经济改善高达17项。
  早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之前,该公司就根据企业和行业发展情况,将发展重点放在制造车间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上,在生产制造环节推行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
  走进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种智能化生产气息扑面而来。机器人自动分拣、打码、装箱、贴标、封箱、捆扎,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组合秤对产品进行称重,自动获取产品信息,激光打码机自动将产品信息打印,并联机器人分拣产品,装箱机器人进行装箱,一台台机器人各忙各的,快捷高效。
  该公司董事长邵长金算了一笔账:公司氨纶一期项目是手动分拣,2016年二期项目首次实行机器人自动分拣,人员减少42人,按每人月工资4000元计算,每月可节省人力成本16.8万元,每年可为公司节约人力成本200多万元。“智能化改造,让‘白鹭’这个老品牌振翅高飞。”他感慨地说。
  让企业更智能,让发展更有后劲,市委、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争取上级支持,采取灵活多样的得力措施。
  一方面,设立市级专项资金,全力给予扶持。对企业实施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工厂(车间)、“机器换人”示范等项目,列入国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国家级(省级)质量标杆、制造业单项冠军以及列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或认定的单位等,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各项政策、资金和项目,帮助企业获得上级
  支持。去年春天,全省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首个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相继落户新乡。2017年全年,市工信部门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智能制造、省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达4161万元。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关键。市级领导及职能部门分包服务重点企业机制,推动企业难题逐步破解;“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企业家精神不断绽放光彩,企业家素质显著提升;工信、发改、财政、科技、税务、金融等部门联合开展市级专题宣讲和各县(市)、区政策巡讲,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实施。
  下一步,我市将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立支柱、举龙头、铸
  品牌、强载体、促融合、优环境,为“新乡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专家点评
  新乡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史瑛:
  技术在迭代,产业在变革,让更多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智能化制造,才是真正的智能。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快速转型升级,发展才有更多新动能。我市制造业之所以能够普遍推进智能化改造,给予人们这样的重要启示:政府积极引导和全力扶持,用好“有形之手”,当好“有为政府”;同时,充分调动企业这双“无形之手”,真正发挥企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作用,两者做到了有机结合、密切配合。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