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驱” 商丘加快构建开放竞争的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5-11-21 09:32:4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11月20日,记者获悉,为深入贯彻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商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创新构建以全流程电子化为核心、“四零”服务为驱动的“一核四驱”交易体系,着力破除区域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打造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标杆。

        聚焦数字赋能,打造一体化交易核心平台

        该中心坚持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为核心,建设覆盖交易事项网上办理、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交易无纸化四个100%的标准化平台。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导向,为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自然资源、国有产权等各类交易主体提供“无差别”参与通道,有效降低了企业因地域差异产生的参与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1923个,交易金额达2443.29亿元。

        推行“四零”驱动,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

        该中心依托全流程电子化基础,系统推出“零门槛、零障碍、零资金、零距离”四项服务举措,构建开放、便捷、高效的交易环境。

        零门槛交易,畅通信息获取渠道。首创“零前置条件、零文件费用、零时限报名”的“三零”准入模式,全国各地市场主体无需注册、登录、报名、绑定CA数字证书等任何操作,以游客身份即可查询招标信息、下载招标文件。所有项目免除招标文件费,创新“游客式”信息获取模式,支持市场主体匿名访问、无感下载,极大提升市场主体获取信息便捷度。通过取消投标报名,项目开标前投标企业均可参与投标,确保全国各地意向企业均能充分参与,外地企业参与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零障碍通行,破除跨区域投标壁垒。商丘市率先实现全国移动CA数字证书互认,支持全国各地符合互认标准的移动数字证书在商丘交易中心扫码使用,包含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标书加解密等所有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实现了“一套证书,通行无阻”,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区域投标参与成本。

        零资金占压,减轻企业投标负担。全省首个实行投标保证金“三批次”自动退还机制,退还时间较法定流程最大可提前30天,累计已“零延时”退还保证金35亿元;建设全省首个线上办金融服务平台,搭建“无感应用”的“秒开”型电子保函服务,无需企业填写、无需现场审核、无需抵押和反担保等繁琐环节,系统自动抓取企业和项目信息线上“秒开”办理,率先支持电子投标保函、电子履约保函、电子预付款保函等多类服务,已累计为投标企业减少资金占压21.89亿元,大幅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零距离评标,促进专家资源跨域共享。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远程异地评标体系,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范围拓展至河南、安徽、江苏等9省42个地区,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区间评标专家资源的共享与高效配置,2025年以来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458个。

        评定分离”改革,服务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进展

        2025年,商丘市不断探索招标投标领域制度性改革,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评定分离”改革,将传统招标模式下“专家一评定终身”划分为“评标专家评标”和“招标人定标”两个环节,专家在评审环节使用“合格制+合理低价+综合评审”的“竞争择优”评审模式选取中标候选人,定标阶段采用多种适合项目特点的定标方法最终确定中标人,进一步厘清专家评标和招标人定标的职责定位,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2025年以来已完成“评定分离”项目232个、涉及530个标段,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平均每标段投标企业数增幅达6倍,最高提升44倍,外地企业中标率提升至65.7%,市场配置效率与公平性同步增强。

        “一核四驱”交易体系的构建,推动商丘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制度性成本持续压降,市场主体跨区域流动更加顺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形成,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范例。(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