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教体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19 08:40:2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黄波 通讯员 唐佩青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切实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11月18日,商丘市睢阳区教体局特邀第十中学心理教师郑莉,为睢阳区文化办事处十七中学及南京路小学的全体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带来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务实的专题培训,聚焦“心理健康认知”与“危机识别应对”两大核心议题,为校园心理教育工作注入专业动能。
微信图片_2025-11-19_084051_032
       培训伊始,郑莉老师以“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为切入点,打破“无心理问题就是健康”的认知误区。她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用生动案例阐释心理健康的动态性与相对性——它不仅是没有心理障碍,更是学生能客观认识自我、灵活调节情绪、顺畅融入集体、主动发挥潜能的良好适应状态。同时,郑莉老师还梳理出适合中小学场景的心理健康判断标准,如“能否悦纳自我不足”“是否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情绪波动是否在合理范围”等,让在场教师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具体、可落地的认知。
       在“心理健康危机识别及类型”环节,郑莉老师紧扣校园实际,将复杂的危机知识转化为可观察、可操作的实用技巧。她首先分类解析了中小学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从新入学学生面临的“适应类危机”、因亲子矛盾或同伴冲突引发的“关系类危机”,到遭遇校园欺凌、家庭变故导致的“创伤类危机”,再到因学业受挫、自我否定产生的“自我认知类危机”,每一类都搭配真实案例,帮助教师精准把握不同危机的核心诱因与表现特征。
       随后,针对“如何快速识别危机信号”这一关键问题,郑莉老师从“身体、情绪、行为、认知、人际”五大维度,总结出一系列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例如,学生出现持续睡眠障碍、饮食异常、不明伤痕,或是情绪突然暴躁、行为退缩、成绩断崖式下滑,甚至在作文、社交平台流露绝望情绪、赠送珍贵物品等,都可能是心理危机的潜在信号。她强调,教师需做“有心人”,通过日常观察、课堂互动、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及时捕捉这些细微变化,为后续干预争取时间。
       培训过程中,在场教师认真记录、积极互动,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郑莉老师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贴近教学一线,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方法,有效填补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知空白,为今后更科学地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更精准地识别和应对心理危机提供了有力指导。
微信图片_20250311104912 
(责任编辑:李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