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筑牢污染防治屏障 用心守护蓝天白云
发布时间:2025-09-08 09:42:5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黄波 通讯员 陈臣)为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辖区空气质量,连日来,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紧盯扬尘治理、餐饮油烟管控、工业源污染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集中攻坚,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最大力度,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整治行动,全力守护辖区的“天空蓝”。
召开专题工作会,压实任务责任链。观堂镇党委高度重视,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镇村“网格化”工作机制,将责任分解到每个网格、责任人,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带头开展排查,明确任务分工,确保人员、措施、责任、保障“四到位”,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底。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镇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等会议,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明确目标,确保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改善、持续改善。同时,镇主管领导召开调度会,强调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职责,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群,要求镇直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及时排查治理,形成攻坚合力。
部门联动严查严管,源头治理出重拳。组织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急办、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推进道路扬尘整治、秸秆禁烧、油烟治理、烟花爆竹禁放等重点工作,抽调专人定时对主要路段进行洒水抑尘;组建巡查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同时,对辖区内主干道两侧的秸秆、垃圾、枯枝落叶等及时拉运清理,做到“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建立村干部每日排查机制,对辖区红白喜事信息提前介入、上门宣传。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立体化监控体系,严格落实重点区域、易发时段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依托蓝天卫士监控平台优势,确保对露天焚烧等污染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筑牢大气污染防治的第一道坚实屏障。
裸露黄土动态清零,扬尘管控精细到位。该镇将裸露黄土治理作为扬尘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建立“全面排查+动态覆盖+长效管护”机制。组织镇、村两级网格员对全镇企业厂区、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物料堆放场12处、裸露土地8处,全部落实防尘网覆盖措施。针对砂石料厂,严格落实“物料覆盖、车辆冲洗、喷淋降尘”三项改造要求,未达标者一律暂停生产直至验收合格。针对自来水安装、雨水管网改造等在建工地,严格执行“6个100%”防控标准,采用湿法作业方案,配齐雾炮车及喷淋装置;重点监测站点周边实施“特别管控”,每日加密洒水降尘频次,并暂停周边一定范围内违规土方作业,从源头掐断扬尘污染链条。每日对主干道、乡村公路展清扫保洁与洒水降尘作业,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做到“路见本色、无积尘积泥”。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村内大喇叭发放宣传手册、张贴警示海报、上门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餐饮商户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环保技术知识,并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法规政策,提醒村民不得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严禁焚烧垃圾,大力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杜绝劣质煤的使用。各村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为村民讲解大气污染治理、绿色出行等知识,宣传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呼吁大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精准施策,推进油烟污染治理。镇里成立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的联合工作专班,整合环保、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专班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采取“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所有餐饮门店、夜市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发现的油烟净化设备不达标、露天烧烤违规经营等问题,当场建立整改台账,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安排专人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截至目前,观堂镇已排查餐饮单位60余家,整改油烟排放问题17起,取缔违规露天烧烤摊点4处。下一步,观堂镇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商家依法依规处理,加强对餐饮门店的日常监管,持续巩固治理成果,让“清新空气”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
紧盯重点领域,强化监督巡查力度。将日常巡查检查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辖区早餐门店、油烟净化器清理、商户装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日开展例行检查;对辖区建筑工地开展常态化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对标扬尘治理要求,提升扬尘治理效能,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镇纪委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突击检查”的立体督查体系,对重点任务进度、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对发现的敷衍塞责、推进不力等问题,实行“清单式”交办、“销号制”管理,限期整改到位。
(责任编辑:李觅良)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镇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等会议,与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明确目标,确保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改善、持续改善。同时,镇主管领导召开调度会,强调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职责,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群,要求镇直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及时排查治理,形成攻坚合力。
部门联动严查严管,源头治理出重拳。组织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急办、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推进道路扬尘整治、秸秆禁烧、油烟治理、烟花爆竹禁放等重点工作,抽调专人定时对主要路段进行洒水抑尘;组建巡查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同时,对辖区内主干道两侧的秸秆、垃圾、枯枝落叶等及时拉运清理,做到“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建立村干部每日排查机制,对辖区红白喜事信息提前介入、上门宣传。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立体化监控体系,严格落实重点区域、易发时段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依托蓝天卫士监控平台优势,确保对露天焚烧等污染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筑牢大气污染防治的第一道坚实屏障。
裸露黄土动态清零,扬尘管控精细到位。该镇将裸露黄土治理作为扬尘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建立“全面排查+动态覆盖+长效管护”机制。组织镇、村两级网格员对全镇企业厂区、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物料堆放场12处、裸露土地8处,全部落实防尘网覆盖措施。针对砂石料厂,严格落实“物料覆盖、车辆冲洗、喷淋降尘”三项改造要求,未达标者一律暂停生产直至验收合格。针对自来水安装、雨水管网改造等在建工地,严格执行“6个100%”防控标准,采用湿法作业方案,配齐雾炮车及喷淋装置;重点监测站点周边实施“特别管控”,每日加密洒水降尘频次,并暂停周边一定范围内违规土方作业,从源头掐断扬尘污染链条。每日对主干道、乡村公路展清扫保洁与洒水降尘作业,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做到“路见本色、无积尘积泥”。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村内大喇叭发放宣传手册、张贴警示海报、上门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餐饮商户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环保技术知识,并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法规政策,提醒村民不得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严禁焚烧垃圾,大力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杜绝劣质煤的使用。各村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为村民讲解大气污染治理、绿色出行等知识,宣传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呼吁大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精准施策,推进油烟污染治理。镇里成立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的联合工作专班,整合环保、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专班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采取“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所有餐饮门店、夜市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发现的油烟净化设备不达标、露天烧烤违规经营等问题,当场建立整改台账,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安排专人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截至目前,观堂镇已排查餐饮单位60余家,整改油烟排放问题17起,取缔违规露天烧烤摊点4处。下一步,观堂镇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商家依法依规处理,加强对餐饮门店的日常监管,持续巩固治理成果,让“清新空气”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
紧盯重点领域,强化监督巡查力度。将日常巡查检查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辖区早餐门店、油烟净化器清理、商户装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日开展例行检查;对辖区建筑工地开展常态化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对标扬尘治理要求,提升扬尘治理效能,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镇纪委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突击检查”的立体督查体系,对重点任务进度、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对发现的敷衍塞责、推进不力等问题,实行“清单式”交办、“销号制”管理,限期整改到位。

(责任编辑:李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