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立足基层工作 倾情助力考古事业:记永城市苗桥镇党委书记蒋建与他的考古情怀
发布时间:2023-11-28 20:53:36 来源:首师大考古
河南永城王庄以往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如今因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这里正在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果走进这个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二、三百人的小村庄,你会惊诧于其清新雅致的环境、独特的人文气息与深邃的历史魅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长期立足于乡镇工作而心怀远见的基层领导——河南省永城市苗桥镇党委书记蒋建。

独具慧眼,推动地方文物保护工作
蒋建于1987年11月当兵入伍,退役后到地方做行政工作,先后在永城市多个乡镇担任领导职务并成绩斐然,2017年4月,他调任苗桥镇伊始,就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着手主推文化事业,力求改变当时村镇环境脏乱差的局面,筹划重新构建村镇社区的现代人文环境,正在此时王庄遗址进入他的视野。那时他在基层走访过程中听闻辖区内的曹楼村王庄早年曾出土过古代玉器,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挖池塘时又在这里发现不少古代文物,但当时王庄遗址未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而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蒋建对此忧心如焚,多次向市领导汇报建言开展王庄遗址的保护工作。
契机出现在2021年底,苗桥镇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整治坑塘时意外地在王庄村南池塘边挖掘到一批包括双联玉璧、玉环、骨镞在内的古代遗物,蒋建当即指示村镇干部就地封存文物并上报永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同时积极联系国内考古专家对王庄遗址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与重要性做出科学评估,后经他积极筹措与多方联络,王庄遗址在2022年11月终于获永城市政府批准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建先后联系到河南省文物局张志清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岳洪彬研究员与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袁广阔教授,后多位专家亲临现场指导观摩,并一致认同王庄是一处非常重要的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古文化遗址。基于王庄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的重要意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2023年3月开始对王庄遗址展开正式的考古发掘。
温情暖心,做考古发掘的坚强后盾
2023年的春节刚刚结束,正值春寒料峭之际,蒋建就来到了曹楼村王庄,开始为联合考古队的到来做准备工作。为此蒋建提出“四个保障”,即为考古队提供舒适的生活保障、充足的用地保障、良好的环境保障、可靠的安全保障,这四个保障成为此后苗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有力地保证了王庄遗址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给考古队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驻地,蒋建带领村干部走遍了王庄村附近的房舍,“不能离考古现场太远,房子也不能太旧,要宽敞明亮,还要适合考古队日常工作学习。”蒋建说。本着这个原则经过反复察看,他终于选中一座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的宅院,并在考古队到来前安排村委会对房舍进行修缮、打扫,添置必要生活设施。此外,蒋建还安排人员在遗址附近的村里安装了网络监控设备,切实保障发掘人员的安全。

3月下旬,考古队顺利抵达驻地并着手开展发掘工作,此时与考古队员们一起忙碌的还有蒋建,只要有时间他就亲临现场,尽其所能为考古队的工作提供便利,他经常到考古队食堂察看伙食情况,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在王庄遗址发掘的近半年时间里,蒋建带领该镇领导班子、地方机关单位、企业家等十余次到考古队慰问,送来新鲜的牛羊肉、蔬菜、水果、矿泉水、零食等生活物资。5、6月份,在得知考古队员相继感染甲流生病后,蒋建及时带领镇卫生院院长送来特效药品;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之时,他特地邀请考古队员去镇政府过节、赏月。蒋建安排了专人全程做好发掘协助工作,以解决考古队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发掘到重要遗迹时,还专门安排派出所民警彻夜值守,这些都为王庄遗址发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用地申请是此次王庄遗址考古发掘遇到的最大问题,不仅申请用地手续繁复冗杂,还需支付高昂的土地评估费与保证金,正在考古队犯难之时,蒋建当即立断,决定由苗桥镇政府出资并组织人力,派镇长高守军亲赴商丘市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考古用地申请手续。后来经过几个月的发掘,考古队在村中发现了大汶口文化墓地,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部分重要遗迹叠压在现代民房下,拆迁工作势在必行。此时这副重担又落在了蒋建的肩上,经向永城市委市政府申请获准后,苗桥镇政府与曹楼村委会组成拆迁工作组,丈量拆迁房屋面积,商议拆迁补偿,蒋建与镇干部不辞辛劳,挨家挨户、事无巨细地了解村民的需求,耐心解释考古发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同时在拆迁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镇政府垫付了高额的拆迁款,终于在短短五天时间内迅速完成拆迁工作,保证了后续发掘工作的有序开展。

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蒋建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苗桥镇党政班子的积极协助。以蒋建为代表的苗桥镇领导干部,用真情助力考古工作,以考古事业为己任,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无私奉献的事迹在考古界一时传为佳话。王庄遗址考古队成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郑清森对此曾动情地说:“自我参加考古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我发自内心地感谢苗桥镇蒋书记对文物考古工作的大力支持。”

高瞻远瞩,助力文化事业久久为功
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蒋建的工作生活中,在闲暇时他经常奔赴全国各地的遗址与博物馆参观学习,迄今他已参观过郑州大河村、巩义双槐树、渑池仰韶村、偃师二里头、宁波河姆渡、泰安大汶口等遗址,以及山东滕州、安徽阜阳、江苏苏州等地的博物馆。在蒋建的支持下,苗桥镇博物馆(后获批更名为“苗桥文物馆”)于2022年5月建成并开馆,该馆坐落于苗桥镇综合文化站内,其藏品之精在全国乡镇级别的博物馆中堪称首屈一指,该馆与站内的石刻园、记忆展厅、青少年宫、文化大舞台等涵盖多种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共同构成苗桥镇历史展示与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在文物考古方面逐渐积累起来的学识让蒋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王庄遗址的重要性,也正因此才得以最终促成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今天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已初见成效,各级领导经常莅临遗址现场指导,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前来参观考察。虽然蒋建已将届满卸任,但在他的头脑中仍然在构想建设王庄遗址考古公园的宏伟蓝图,并忘我地为之付出实践与行动,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与文化情怀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并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宏伟目标。这项事业的完成不仅需要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样需要更多工作在文化事业第一线、像蒋建一样的基层领导的倾力襄助。(班婧卜 朱光华 )
(责任编辑: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