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荒山 富了一方 ——记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第一书记

发布时间:2017-11-29 11:34:2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胡舒彤本报通讯员陈草原闫草
 
    刚刚入秋,连绵不绝的秋雨夹着些许寒意扑面而来。在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村口,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辆辆农用三轮车拉着硕大的玉兰树苗,正赶往花木交易基地出售。
 
    “以前最怕下连阴雨,水和泥和成的‘水泥路’,三轮车一陷进去就出不来。张书记来后修了路,现在再也不怕下大雨了。”村民陈广有用手搓搓刚才抬树时粘上的泥巴,抬手一指,“喏,张书记一大早就到地里忙活了。”
 
    在村后半山腰的地里,记者见到了村民交口称赞的张鹰,他正冒雨和村干部在林地查看树木生长情况。“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苗木销售、配网改造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我只是做公司和扶贫村之间的纽带,把措施落实到位。”张鹰坦诚地说。
 
    2015年8月,张鹰被省电力公司派驻到娘娘庙村任第一书记。上任前,他找来涉农政策文件和书籍“恶补”,向曾经担任过第一书记的同事请教。第一次与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见面,他就向村民许下承诺:“娘娘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修通道路谋发展
 
    娘娘庙村地处伏牛山南麓,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是皇后乡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该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527户、1776人,其中贫困户208户、828人。村里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受人均耕地少、苗木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在家赋闲的村民越来越多。
 
    要想富,先修路。张鹰到任后,积极向县扶贫办争取到110万元债券资金用于修建进山生产道路,同时拓宽、硬化村内道路,为大型车辆进村购置苗木提供便利条件。
 
    为打通村民脱贫致富的“心路”,他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鞋子磨破了,脚磨肿了,嗓子说哑了……一部分村民被张鹰感动,开始承包荒山种植苗木。
 
    为拓展苗木销售市场,张鹰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决定转变经营模式,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对所有贫困户全覆盖,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渐渐地,种植苗木的村民越来越多,满山的石头、荆棘变成了成片的苗木林地。2016年以来,该村村民通过销售苗木获得收入超过800万元。
 
    集体经济助致富
 
    村民的口袋有保证了,如何让村集体也富裕起来,成为张鹰一直思考的问题。
 
    依托省电力公司的支持和省里的光伏扶贫政策,张鹰决定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如今,一排排晶硅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启了享受“阳光收入”的脱贫新模式。“既能提高供电可靠性,还能为村民创收,光伏板下还可以种药材,增加群众收入。”如此一举多得受到村民的大力欢迎。
 
    根据村内荒坡多的自然条件,张鹰主动邀请在外发展的致富能人回村开展生态养殖,村集体以土地和设备入股。目前,娘娘庙村生态养殖基地已建成,苗猪即将入栏养殖。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路径。娘娘庙村原本就有服装加工的基础,张鹰张罗着引进中国华腾服装集团公司,在村里设立服装代工车间。“守着家门口就能进厂子、挣工资,再也不用往外跑了。”在服装代工车间干缝纫活计的李宝焕对记者说。目前,服装代工车间已经“收编”了大批村民,群众生活状况大大改善。
 
    为找到致富门路,张鹰先后到县里多个单位请教,制订了《娘娘庙村扶贫工作方案》并报请省电力公司审定,计划到2017年年底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投入100万元资金建设的新村部和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投入115万元资金开展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已初见成效,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建设的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
 
    两年已过,张鹰两鬓增添了许多白发,他的扶贫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路上带头人。如今的娘娘庙村,原本荒凉的山坡上绿意盎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笑声阵阵,正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奔上致富“快车道”。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