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的村民致富 有5条“黄金大道”

发布时间:2017-11-23 17:14:52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当地村民正在为刚丰收的水果装箱
  河南商报记者 付首鹏 文/图
 
  11月10日,经过前夜一场雨的洗刷,天空显得格外清亮、湛蓝。阳光下,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一座挨着一座的金珠沙梨园内,金黄的沙梨格外耀眼。
 
  近年来,当地依托种植金珠沙梨的优势,成功带动全村153户655名贫困村民实现稳定脱贫。
 
  这只是洛宁县依托自身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洛宁县通过实施“金果扶贫”“金鸡扶贫”“金叶扶贫”“金牛扶贫”“金融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中推动全县向整体脱贫目标迈进。
 
  【扶贫】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9个
 
  带动24183名贫困人口就业  
 
  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片区县,这是曾经戴在豫西洛宁头上的三顶“穷帽子”。
 
  这样的身份符号,注定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洛宁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
 
  “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来带动。”洛宁县县委书记张献宇说,一穷二白、不完善的产业体系,恰恰为洛宁留下了发挥的空间,洛宁可以结合实际布局产业,并在产业体系构建中实现整体脱贫。
 
  洛宁县县长周东柯说,洛宁的选择是立足林果、畜牧、烟叶、山水生态等资源禀赋,发展中草药种植、食用菌、林果、蔬菜、畜禽养殖、烟叶、光伏、金融、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走精准化产业扶贫之路。
 
  目前,洛宁已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9个,带动6663户24183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并形成了以苹果、金珠沙梨、核桃为特色的“金果” 产业扶贫模式,以丰富饲草资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金牛” 产业扶贫模式,以烟叶种植为重点的“金叶”产业扶贫模式和“金鸡”“金融”产业扶贫模式。
 
  洛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五金”扶贫模式并驱,已全方位实现了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就业全覆盖,这也为2018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打下了基础。
 
  【致富】
 
  帮村民丰富脱贫手段  
 
  洛宁县罗岭乡皮坡村村民卢超彦,是2014年实现全家脱贫的。当年,在村支部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他搞起了蛋鸡养殖项目,年收入三四万元。
 
  去年,他又在洛宁县森林公安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贠邦柱的帮助下,种了15亩核桃,4年挂果后,每亩能够收入约3000元。“这就等于为脱贫群众上了‘双保险’,比单纯依靠一个产业稳定脱贫更有保障。”贠邦柱说。
 
  一项项福利加上乔文章的努力,最终他实现了脱贫。
 
  如何保障贫困群众脱贫后不再返贫,是洛宁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现在就必须要考虑,今后一旦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取消后,脱贫群众还能否稳定脱贫的问题。”洛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产业】
 
  引进企业 打造完整产业链  
 
  11月15日,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内,投资3.8亿元的“德清源肉蛋加工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土地平整工作。
 
  作为德清源“蛋鸡产业扶贫项目”的下游项目,该项目的投产将直接带动600人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德清源还将启动饲料生产加工、有机肥加工、鸡蛋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项目,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造,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这样的方式在洛宁产业扶贫中还有不少。
 
  洛宁苹果,在当地有着“金果”的美誉,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扶贫的内涵。
 
  2013年,面对果树老化、产量下降、收益低下的难题,张献宇多次奔走,引进了海升集团,带来了洛宁苹果产业的“二次革命”,为脱贫致富的果农带来了希望。
 
  在洛宁当地人看来,这些项目不仅体现着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更体现着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据了解,为发展绿色有机产业,洛宁县还专门出台了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林果、粮食、菌蔬、中药材、畜禽五大有机农业,以“中部绿洲”大品牌为引领,培育洛宁苹果、金珠沙梨、核桃、杂粮等九个区域公共品牌,提高有机农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以品牌发展促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有了健康健全的产业体系,有了绿色的发展之路,洛宁人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将越走越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