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党建脱贫双推进 同频共振促双赢

发布时间:2017-11-22 08:38:1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宗宽本报通讯员李玮琦
 
    汝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片区连片开发工作重点县,山区丘陵面积大,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5万多名贫困群众如期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一项硬指标,更是汝阳2万名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的“检验台”。今年以来,汝阳县通过认真落实“河洛党建计划”、大力实施“党建旗帜引领工程”,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抓党建促脱贫的载体抓手,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检验党建成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抓关键,解决好“人”的问题。汝阳县“四轮齐驱”抓牢这一关键:一是强化“书记工程”,发挥县委书记的主导作用。把脱贫攻坚作为“书记工程”,由县委书记潘峰亲挂帅、负总责;大到产业项目,小到贫困户家的脱贫措施推进,都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书记率先垂范,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抓党建促脱贫联系点制度,实现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71个贫困村195户贫困户,县乡村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的“五位一体”脱贫攻坚运作体系,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二是强化抓乡促村,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抓村必先抓乡、强村必先强乡。通过开展“作风转变年”,促使乡镇干部作风转变,提升履职能力,实现了乡镇党委工作重心下沉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联村包户,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村,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户,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人。三是强化“雁阵”效应,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坚持以“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不丢下一个党支部”为目标,选优配强带头人。通过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村支部书记和其他村组干部的产业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形成以村党支部书记为引领、以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干部为骨干的致富带富“雁阵”,让党员干部与群众携手奔小康。其中,任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三屯镇东保村党支部书记丁建胜,带领广大群众一步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在村里建起高标准的文化广场、老年幸福院、新型社区。今年又争取资金201.6万元,流转土地20余亩,与河南领头羊公司合作建立东保村养殖场,发展牛羊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带动8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靳村乡七里村党支部书记牛宽娃自掏腰包为每户拿出7万多元,共计60余万元,解决特困户建房问题。目前,该村已完成三期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搬迁131户649人。七里村党支部扶持搬迁贫困户46户,种植香菇30万袋,实现年纯收入90多万元。四是强化管理服务,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尖兵”作用。很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离开单位、离开家庭,进村入户、尽心尽力开展帮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普遍认可,有的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涌现出一批以王智、王劭、郝大鹏、卢豪等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先进典型。2017年,全县驻村干部共完成项目申报65个、申报资金856万元,完成投资837万元,修复提灌站17座,水渠2.3万米,硬化道路255公里,化解矛盾62起,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抓重点,解决好作用发挥的问题。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关乎脱贫攻坚成败。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按照“三有三带”标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和调研,采取党内推选、上级下派等形式,先后选配村支部委员35名、村党支部书记7名;补充村委委员23名,明确村委负责人18名,实现全县220个村(社区)“两委”班子齐全到位。同时,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村配备3-7名后备干部,在全县初步建立起760多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坚持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脱贫攻坚锤炼,使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向好,保障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先后涌现出为事业重度致残、退而不休为实现旅游产业带动脱贫竭尽全力的好党员、好干部王社毅,为脱贫攻坚奔波操劳、造福一方百姓的好支书刘秀英,长期为困难学生和困难家庭提供资助的好党员代际发等。三是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以“支部主题党日”为主要载体,坚持“3+X”模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将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集体经济发展等纳入组织生活,持续开展党员与支部、支部与党委双向互评等做法,切实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力度,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大力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鼓励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致富作示范。其中,党员韩小龙致富不忘乡邻,成立上店镇宇帆蔬菜合作社,在上店及周边乡镇流转土地1200余亩,建成占地400余亩的拱棚254个,占地300余亩的日光温室168个,带动10名大学生返乡共同创业,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其中贫困户累计务工近百人次,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抓融合,解决好互融共进的问题。一是“党建+活动”促融合。创新“党建+”模式,组织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全县无职党员开展“一编三定”活动,设岗定责,共设置“党员脱贫攻坚先锋岗”1327个。通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做”活动,锤炼党员党性、发挥先锋作用,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二是“党建+特色产业+集体经济”促融合。坚持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集体经济就发展到哪里。今年来,汝阳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省级试点8个、市级试点5个、县级试点34个,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发展项目47个。刘店镇二郎村钥匙来料加工项目、三屯镇东保村牛羊养殖项目、刘店镇红里村蛋鸡养殖项目等均已见到效益,为脱贫攻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王坪乡桃花岛漂流项目以“党建+旅游”的模式,帮助该乡1049户贫困户实现致富梦。三是“党建+培训”促融合。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解决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等靠要懒等问题,从思想上“拔穷根”。坚持“脱贫攻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根据不同培训对象,设置不同培训内容,加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力度,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