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村农民“致富经”:书中自有“黄金屋”

发布时间:2020-01-19 11:24:26 来源:新华网

  没有出版社,没有印刷厂,不临江,不靠海,缺乏便利的交通条件,河南省宝丰县大黄村,一个典型的偏僻平原小乡村, 千百年来习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 却用一本本图书建起了“黄金屋”。
  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大黄村图书批发市场的各条街道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来收货的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络绎不绝,喧闹的人声和响亮的车辆喇叭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李晓辉是土生土长的大黄村农民,今年45岁,在市场经营着一个门面,图书琳琅,墨香满屋。他一边忙着将各种图书配货打包,一边给我们揭秘大黄村人的致富窍门:“说起我们大黄村开始搞图书生意,还真的离不开魔术。”大黄村自古就有玩魔术杂耍卖艺的传统,他们在农闲时节,近在河南,远到云贵,走遍全国各地,收入增加了,眼界也开阔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需求被激发了出来,无论在城市和农村,读书热情高涨,图书市场一片繁荣。而传统的书店销售模式成本高,流动性差,图书定价模式单一。精明的大黄村艺人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回忆起当年的辛苦,李晓辉依然感慨万千。“不容易啊,我们一折从出版商那里订货,用面包车拉着卖,开始也不知道哪种书好卖,甚至有的书名都认不下来,就这样走街串巷,进学校,进小区,赶庙会,甚至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2折、3折卖,按斤卖,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慢慢地打开了市场。”大黄村民们眼看着有人销售图书赚了钱,盖起了楼房,买起了轿车,于是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进来,滚雪球式的发展,图书销售的市场规模不断壮大起来,随着市场的扩大,问题也如影随形。
  “图书进货渠道混乱,村民在民房各自为战,规模小,在出版商那里没有议价权;没有统一的市场管理,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是大黄村图书批发市场早期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宝丰县文广旅局局长金晓辉说。
  为了彻底搬掉这些绊脚石,让大黄村的图书批发可持续健康发展,宝丰县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商户进行图书销售、版权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培育市场龙头企业。经过这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个正规的现代化的图书批发市场在平原乡村拔地而起,蒸蒸日上。
  “现在大黄市场全部都是正版图书,一书一号,随便检查,假一赔十,买卖都放心。市场上有比我做得大的,也有刚起步的,我这个店不算大,一年的收入还可以,不算最好,但也差不多,还得加把劲。”李晓辉信心满满地说。
  “这个图书批发市场始建于2014年,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目前商户23家,店面46套,北京22家出版社在此常驻,网络销售覆盖全国各地,销售车4000余辆,日均销量4万余册,年销售额4亿多元。”大黄村支部书记马豹子说。
  拿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买书,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大黄村,却魔术般地变成了现实。
  这里,正见证着现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奇迹”。新华网 程文超 何五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