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发布时间:2017-09-29 15:55:0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欢 文/图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丨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后刘村的玫瑰园

  你见过1支玫瑰代表的甜蜜,也见过999支玫瑰代表的浪漫,可是你见过一望无际的1800亩玫瑰园吗?在城市里,玫瑰代表的是爱情,而在商丘市虞城县田庙乡后刘村,玫瑰却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法宝。

  后刘村地处明清黄河故道,这里水土丰润,适宜玫瑰生长。依托这个天然优势,2009年后刘村建起了自己的村办企业河南省香枚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许你无法想象,就是这么一家村办企业,技术上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搭上边,销售上又是飞天国际集团香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大陆的唯一合作单位。十几年的技术积累,这个村办企业在玫瑰花种繁育生产、科研上有着领先的优势,更有来自“玫瑰王国”保加利亚的指导专家。企业生产的玫瑰酒、玫瑰酱、玫瑰茶和玫瑰化妆品是它的支柱产品,每年能创造出1000多万的营收。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丨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后刘村的玫瑰酒制酒车间

  在玫瑰酒制酒车间,年过50的刘茂长正紧张地工作着。他家就在附近的村子刘堤圈,事村里认定的贫困户,在这里干活每个月能让他赚2300块钱。“我这个年纪出门打工,要么人家不要,要么去干建筑工。建筑工既危险又累,我撑不下来。”刘茂长解释着自己在这里上班的原因。

  后刘村79个贫困户,全部被纳入了这家村办企业旗下的虞城县虞北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每户除了每年的1600元固定收益,还在年底参与近5000元的分红。如果选择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务工60日、每日工资60元,又可获得3600元的工资性收入。这种模式已经让后刘村成功脱贫了50户。

  同样依靠玫瑰脱贫的,还有虞城县利民镇蔡庄村,她们的脱贫故事还带有巾帼英雄的色彩。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丨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朱婧源

  虞城是花木兰的故里,朱婧源应该算得上是当代花木兰。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有个很好的前途,在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工作压力过大让她患上了轻度抑郁症,调理中她了解到了玫瑰花茶的安神功效,进而对玫瑰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依靠种植玫瑰脱贫致富的念头让她毅然辞去了郑州的工作,在当时蔡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肖红亚的帮助下,她利用“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了贫困户500亩的土地,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并为他们提供务工场所,增加贫困户收入。

  利民镇蔡庄村的脱贫路,离不开朱婧源这样的创业者,更离不开另外一位“花木兰”——蔡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葛艳丽。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丨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蔡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葛艳丽

  接替受伤的肖红亚担任蔡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还不到一年,葛艳丽已经完全没有了她之前虞城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护士长的样子。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关键时期,葛艳丽曾经连续20个小时坐在村委里填写材料。从小就很少在农村生活的她,初来农村按理说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可这些都在她在紧张工作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克服了。

  她通过了解发现村里有村民养蚕赚钱,通过了解发现效益还不错。随后她组织有意愿的村民到江苏徐州、山东单县等地学习植桑养蚕知识,扶持了23户贫困户加入。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丨城里它代表浪漫 这里它却是致富法宝

  养蚕户李合军

  曾经是贫困户的李合军,高兴地为记者们展示即将丰收的蚕茧。他之前不仅把自己的3亩地全部种植了桑树,还另外租种了3亩地。“每年养蚕养3季,每亩能产丝600斤。田间套种了杭美菊,一亩地能收1万多元”。李合军算着今年的收入账。农忙时节,他还需要雇佣4名贫苦户来帮忙,完成了贫困户到扶贫人角色的转变。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