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庄没有闲人
发布时间:2017-09-12 16:14:24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入秋后天气依然高温,而宁陵县程楼乡姜王庄村的群众却没有闲着:村民们在编制吊篮、加工童车,一边听着豫剧,一边拉着家常,一件件产品就完成了。
在该村扶贫车间,几名妇女正在平车前制作舞蹈鞋。工人李彩玲说,她做的工序是后跟,每天做完家务后还能完成600双鞋后跟制作,每双6分钱,一天能挣几十块钱。
姜王庄村是宁陵县的一个贫困村,人口1637人,耕地面积1340亩,人均耕地面积0.81亩,到2015年底还有95户177人未脱贫。2015年,宁陵县公路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始了帮扶工作。
工作队讨论后,决定先帮村里修路,只有修好路才能有好发展。工作队筹集资金130多万元为村里铺设了水泥路,现在村里支干道路、大小胡同都是水泥路面,村民出行很是方便。
修好路,兴产业。出行问题解决后,如何让村民增加收入又成了工作队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方联系,他们与一家舞蹈鞋加工厂协商,村里以优惠价格提供生产车间,厂里聘用姜王庄村民。协议签订后,舞蹈鞋厂投资80余万元,安排就业50余人,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程楼乡周边有藤编加工的产业基础,工作队又主动和藤编加工厂联系,协调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村民在自己家里就能加工产品,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和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现在,全村有83户人家在做藤编加工,日人均收入50元以上。
对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工作队采取了针对性帮扶,适合养殖的搞养殖,擅长种植的搞种植。贫困户王家德有养猪的经验,只是后来因家庭变故,没了资金投入。该村第一书记苏锋涛与王家德长谈后,推荐他参加了养殖培训,又为他提供猪崽12头,现已形成养殖规模。
“姜王庄村里没闲人,会种的种,会养的养,会做工的去车间。”宁陵县公路局局长乔传强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本网站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