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姐新春收“大礼”

发布时间:2018-02-26 10:28:4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归欣本报通讯员杨晓申
  2月23日,豫西南农村的年味还没散尽,镇平县彭营镇田营村54岁的于兆录已经忙活起来。她的服装加工点里,春节前接的几个订单还没做完,要加快进度了。
  上午9点多,包村帮扶的副镇长林寰宇带着一阵风进来,给于兆录送来一份“大礼”:镇里决定在田营村建个标准化扶贫车间,3月份动工,五一节前,她这个建在废弃养鸡场里的加工点就能“鸟枪换炮”了。
  “要是现在让放鞭炮,我得买几挂大的好好放放。”于兆录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我收到最好的新春礼物。”实际上,对于兆录来说,狗年春节是她近些年来过得最舒心的一个年。
  2010年,于大姐的婆婆病榻多年后去世,之后公公和丈夫又相继患上重病,做了大手术,失去劳动能力,十几万元的医药费加上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曾经殷实的家庭被压垮,积蓄花完不说,还欠了不少外债。为了照顾家人,常年在外从事服装加工的于兆录不得不选择回家,一双惯能飞针走线的巧手从此“赋闲”。“家里开销大,还断了收入来源,真不知道咋办好了。”她说。
  一筹莫展之际,脱贫攻坚战打响,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精准识别,2016年年初,于兆录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孩子得到“雨露计划”资助,两个病号受惠于医保救助,看病吃药基本不花钱,压在她身上的大石头一下落了地。
  落实扶贫政策的同时,帮扶干部鼓励于兆录拾起好手艺。缺资金,镇上帮她办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买来20台旧缝纫机;缺场地,村里把她家附近的废弃养鸡场整理出来,让她当车间;缺人手,驻村工作队跑遍周边几个村,动员留守妇女来上班。两个月后,一个“低配版”的扶贫车间——于兴服装厂出现在田营村口。
  在大伙的支持下,于兆录重拾信心,利用以前打工时积攒的资源,拉来不少代工订单,既当管理员,又当业务员,忙碌奔波中,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一年多过去,于兴服装厂加工业务从当初单一的加工女裤扩展到毛绒玩具、披风、童装等30多个品种。去年年底一算账,服装厂盈利30多万元。除去给乡亲们的工资开支等,于兆录一家纯收入超过3万元,达到脱贫标准。
  今年退不退出贫困户?“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你放心大胆干吧!”林寰宇的话打消了于兆录的犹疑。没了后顾之忧的她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信心:等搬进了新的扶贫车间,要再上20台机器,多接订单多挣钱,早点把外债还了,带着大家奔小康。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