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12-29 17:11:4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郭宇
 
    沈丘县委宣传部围绕全年脱贫目标,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创新形式、积极作为,切实开展思想扶贫、精神扶贫、舆论扶贫、文化扶贫、行动扶贫,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思想扶贫,打牢思想基础。
 
    一是鼓舞志气。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扶贫宣讲活动,组织全县千余名驻村干部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宣讲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政策,传达县委、县政府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鼓舞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志气。
 
    二是转变观念。录制《贫困户识别退出标准》《精准扶贫政策》《致全县赡养义务人的一封信》等音频资料,下发到全县各个行政村,利用“村村通”3200个广播,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切实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转变懒惰依赖、不思进取等落后观念。
 
    三是树立信心。县委宣传部班子成员带领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农户,常态性进行走访、调查、慰问,及时了解贫困户的家庭困难情况。结合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组织全县万名党员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整改”活动,在全县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热潮,使扶贫政策宣讲阐释覆盖全县无死角。严格落实“六改一增”实施方案,为贫困户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二、精神扶贫,增添精神动力。
 
    一是加强精神激励。组织全县优秀文艺团队创作出《蒸馍争气》《第一书记》《母亲》《扶贫小唱》等经典的文艺作品,通过“脱贫攻坚百场巡演”平台开展专场巡演53场,形成政府帮扶、社会帮扶、子女赡养相结合的帮扶格局,全县273户贫困户的老人从地头搬进了楼院,“儿子儿媳住高楼,老头老婆住地头”的不良现象得到改善。
 
    二是加强典型示范。挖掘身边道德典型、脱贫致富典型,动员全县各村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致富之星”评选活动,全县共评选出2500多名“好媳妇”“好婆婆”和1500多户“脱贫致富之星”,消除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拍摄微电影《一个“扶贫书记”的苦乐悲伤》《驻村女书记的“得与失”》和MV《我心何求》等宣传片,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干部投身脱贫攻坚。
 
    三是加强价值引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县各村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共评选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各1500户。
 
    三、舆论扶贫,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沈丘政府网、“智慧沈丘”手机台、《新沈丘》报、“沈丘手机报”等主流媒体,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进行时》《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等专题、专栏,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扶贫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全县多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的精神,让基层群众及时知晓全县脱贫攻坚最新的政策、目标和措施,切实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县电视台播发新闻8500余条、扶贫专题630余期,《新沈丘》报刊发48期,沈丘政府网刊发信息3000余条,“沈丘手机报”编发98期,“今日沈丘”微信平台播发各类信息1600多条,“智慧沈丘”手机台访问量近1580万人次。我县报送的《大起板:春潮》在“中国这么美”2017轻快百台春晚节目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表演奖”。
 
    二是加强对外宣传。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反映脱贫攻坚的鲜活典型和生动事例,统筹县媒体平台统一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共刊发信息420余条;积极策划推送外宣选题,在《周口日报沈丘版》开设“脱贫攻坚看行动”“向贫困宣战·向幸福出发”等栏目,并主动对接中央、省、市媒体对沈丘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含农村版)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集中刊发了《“车间”“光伏”下农村“就业”“兜底”两保障》《“扶贫车间”助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组合拳”激发致富动力》《文化下乡提振脱贫精气神》等重磅报道80余篇(条)。4月5日,河南电视台采访县委书记皇甫立新,并以《沈丘:多点发力精准推进》为题在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7月25日,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孙志平莅临沈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对沈丘文化产业扶贫的做法大加赞赏。11月22日,县委书记皇甫立新就我县如何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接受河南电视台的直播专访。
 
    三是抓好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县、乡、村的宣传栏、文化墙、墙体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全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制作悬挂大型脱贫攻坚宣传喷绘2万余幅(块),制作文化墙1万余幅(块),制作墙体标语、宣传标语更是不计其数,无死角覆盖全县。
 
    (作者为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