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质生产力培育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12 09:02:58 来源:三门峡日报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两高四着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引育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培育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平台引领,持续加强源头培育。我市聚焦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与中国宝武共建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加快打造博士、硕士及资深专家梯队,获得高性能铝合金板材专利16项,产品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部分填补国内空白;与郑州大学共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基地,拥有2万平方米实验楼及300亩转化用地,落地8个中试项目,赵中伟院士团队的无氨氮钼清洁冶金项目实现产业化;与省地质研究院共建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制备半导体芯片、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原料和关键辅助材料;与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团队合作共建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总部,年产5万吨NPR新材料项目已经投产。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90家、市级平台645家,基本实现了全市主导产业全覆盖。
       强化要素支撑,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梯队”。先后柔性引进院士57名、高层次人才团队251个、高层次人才740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创新平台建设能力大幅提升。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财政、金融、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组织专场对接会,落实“科技贷”贴息政策免申即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帮助企业化解“融资贵、融资难”问题。2025年以来,我市“科技贷”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累计为4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6笔,总金额达2.84亿元。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