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塬古枣林开杆打枣
发布时间:2024-09-14 10:45:37 来源:三门峡日报
金秋九月,硕大饱满的大枣挂满枝头。为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农旅产业发展水平,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9月8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2024年川塬古枣林开杆仪式在后地村举行。
“2024年大王镇川塬古枣林正式开杆!”开杆令一下,大家纷纷拿着竹竿开始打枣,一颗颗成熟的大枣从树上掉落下来,打枣、捡枣、品枣、评枣,丰收的喜庆在枣园里沸腾着。
据了解,大王镇气候温和,积温较多,无霜期长,光照热源充足。后地村大枣最早栽培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盛产的大枣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鲜香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大王镇积极制定大枣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大枣产业协会,不断提升大枣科学种植水平,丰富大枣品种,开发生产出枣酒、枣茶、枣醋、枣木工艺品、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集大枣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枣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有效带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继续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振兴大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大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杜怡彤)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2024年大王镇川塬古枣林正式开杆!”开杆令一下,大家纷纷拿着竹竿开始打枣,一颗颗成熟的大枣从树上掉落下来,打枣、捡枣、品枣、评枣,丰收的喜庆在枣园里沸腾着。
据了解,大王镇气候温和,积温较多,无霜期长,光照热源充足。后地村大枣最早栽培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盛产的大枣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鲜香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大王镇积极制定大枣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大枣产业协会,不断提升大枣科学种植水平,丰富大枣品种,开发生产出枣酒、枣茶、枣醋、枣木工艺品、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集大枣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枣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有效带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继续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振兴大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大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杜怡彤)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