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敞篷坏了到4S店修得花2万 这位修车店老板用1块钱搞定

发布时间:2017-11-30 09:35:41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修车多年,李军伟养成了“职业病”,每次都会趁送客户的时机,观察客户驾驶习惯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王俊伟 文/图
 
  中国人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美国人说,“魔鬼在细节”。大抵意思差不多,都在强调小事对于成败所起的大作用。
 
  而在郑州各专业市场里,几乎每一天都发生着这样的故事——商户们有意无意中所做的一件小事,给他们带来一个又一个大单子,一批又一批新客户,从而生意越做越大。
 
  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三个商户的“魔鬼”故事,他们虽然分别属于汽修、茶叶和建材三个行业,但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却颇为相似。
 
  你经商中也有类似或者更耐人寻味的故事吗?可以微信联系发哥junwei917,或电话联系15937129381。
 
  商户A
 
  他每次送客户
 
  都不由会犯“职业病”  
 
  37岁的汽车养护店老板李军伟,20年前,就已经跟人学修车了。
 
  从大众、红旗、马自达,到后来的奥迪、宝马、奔驰等中高端车型,修了个遍,“真是一天也没再离开过修车,连做梦都是修车这点事儿。”
 
  长期做汽修,他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常常把客户送至驾车离开——不是为了客套,而是想看看客户的驾驶习惯。
 
  那天,他把一位要离开的顾客从客户休息室一直送到停车场。那客户多次让他“留步、留步”,他却一直在后头跟着,直到客户发动着车。
 
  “你为啥要把挡位(自动挡)挂到空挡再打火?”李军伟问。
 
  客户说:“在网上看的,说是这样对变速箱好,慢慢形成了习惯。”
 
  李军伟建议客户纠正,“你有没有考虑过,在技术已经这么成熟的情况下,为何紧邻驻车挡的是倒车挡,而不是空挡?不是前进挡?如果打火前必须先把挡杆挂到空挡的话,汽车厂家在生产时直接把空挡和驻车挡挨着不就行了?” 
 
  对自己这个习惯,他自嘲说:“成了个职业病。”
 
  但或许,他这个不经意间的“职业病”,已经为他赢得了大量客户的信赖,带来不少回头客。今年,李军伟将自己的汽车养护店开在一家批发市场的地下车库,11个专业技师,40多名员工,几千平方米的场地,一年仅场地费用就得50多万元,修的大部分都是中高端车型。
 
  帮顾客省了
 
  2万多元维修费  
 
  高端车修得多了,也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儿。
 
  有一天,一位客户开了一辆奥迪Q7来保养,客户只知道李军伟主修德系车,他还有一辆保时捷911敞篷车需要维修,不知道李军伟的店里能修不能,就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车篷打不开了,4S店说是右后拉线断了,配件费加上维修费,得2.2万元,关键是4S店得等配件进口回来,最快也得一个月,你这里能修不能?”
 
  李军伟以前研究过一些拉线,还自己动手做过不少,就让客户把车开了过来。拆开一看,果然是拉线断了——在电机和拉线的连接处断开了。
 
  李军伟说,他原来买有一种多股拉线,店里还剩有,可以改做一下。但多股拉线不能截断,只能焊接,否则线头处就散了。“我知道南三环那边有一家店,可以在那里完成加工焊接。”
 
  来到南三环这家店,递上一支烟,一边加工,一边和店老板聊了起来。谁知道,店老板也恰好有一辆奥迪车,他对李军伟说:“那我以后也到你那里做保养吧。”就这样,店老板不仅没收李军伟的加工费,过了几天,还真就开车来保养了。
 
  安装、调试、匹配,李军伟用了一天时间,保时捷的敞篷拉线就这样修好了。“拉线是找自己店里的东西加工的,也没掏加工费,如果非说花了钱,也就是递上那支烟,值一块钱。”
 
  保时捷车主来取车时,李军伟就一五一十地把情况讲了一遍,说什么也不愿意收费,“我又没花什么钱,权当练了练手,还顺便拉过来一个客户。”
 
  保时捷车主后来又介绍了很多客户给李军伟。
 
  商户B
 
  客户要最贵的茶叶 她却送去一款最“合适”的
 
  就像李军伟加工拉线时顺便结识到一个新客户那样,很多商家,收获一个客户,有时候就是那么出乎意料。
 
  福建茶商洪艳萍,8年前和爱人一起来到郑州做茶叶生意。最开始,他们是在汽车4S店开专柜。“一些买车的,修车的,不管当时买没买茶,都可能会拿一些名片。”
 
  那天,一家单位的司机打来电话。
 
  “别的没多说,就说他的亲戚当天急着用茶,让送一提过去,要快。”洪艳萍回忆说,“这个客户以前并没有在我们这里买过茶,我们就帮他选了一款,350元一提。”
 
  送到之后,客户一问价格,说咋这么便宜啊?这才知道,并不是他们单位一直采购的那家店。之前,他们单位在那个店买的茶叶,基本上每提都是一两千元。
 
  所以对这提茶叶行不行,客户心里没底儿。
 
  不过后来,喝茶的人反馈,这茶口感真不错。
 
  就这样,这位司机后来就成了她的长期客户,还介绍了很多朋友过来买茶。
 
  洪艳萍说,很多客户都觉得越贵越好。洪艳萍店里也不是没有价位更高的茶叶,但她总说,要推荐合适的茶叶给顾客。什么是合适的?除了价位,还有种类、口感、包装等。
 
  如果说,这次推荐的茶叶价位偏低,算是不经意的话,那么就在前两天,她又一次推荐“低价位”的茶叶给客户,则算是“故意”了。
 
  “当时一位顾客给我打电话,让我送过去两提铁观音,说店里什么茶叶最贵,就送什么茶,他要送给朋友。”
 
  洪艳萍听了之后,就了解了一下顾客朋友的基本情况——五六十岁,有抽烟、喝酒的习惯。
 
  于是,洪艳萍没送“最贵的”茶叶过去,而是选了一款700多元的铁观音。“我知道这个年龄、有这种习惯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洪艳萍解释,有一些顾客,买茶一味追求高价格,殊不知,并不一定适合他。比如,原本他可能喜欢喝口味重的茶,但高价格的可能反而口味很淡,买回去之后,他还以为是茶叶不行,上当受骗了呢。所以她向来不会一味地向顾客推荐价高利润大的茶叶。
 
  或许也因为这个,她的顾客反而越来越多了。
 
  商户C
 
  宁肯不赚钱 也不向顾客撒谎
 
  张盼姣在金马凯旋建材市场开了一间门面,销售木门和钛镁合金门。
 
  因为亲戚家开的有门厂,所以她对门的材质很了解。 
 
  有一次,一个顾客来买一个卫生间用的钛镁合金门,“他非要1.2mm厚的,我说,不仅我没有,别家也没有。”
 
  这让顾客感到意外,因为在其他地方,有商户就推荐过1.2mm厚的。
 
  张盼姣说:“我不想骗你,我确实也可以说我有,你还会花更多的钱,我也赚得更多。但确实没有,你可以再打听。”
 
  转了一圈之后,顾客又回到了她的店里,同样的价格,就因为一句话,顾客最终选择了她。
 
  张盼姣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门的利润太低,像这样只订一个门,同样也需要运输,要找工人安装,费用一加,挣不了多少钱。
 
  但上门的都是上帝,再小的单子也不能怠慢。
 
  等安装完毕之后,顾客看了看效果,又告诉张盼姣:“我在西边还有一套房子,四室两厅的,门还都没买,就冲你跟我讲的那句话,那套房子的门,我也不去别家看了,都让你给我装了吧。”
 
  就这样,张盼姣意外又得到一个更大的订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