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检测面临3大挑战 建立标准评价体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8-04-13 17:16:32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一是新的试验检测领域和环节。原本汽车是以机械式、硬件为主的交通工具,驾驶是由人来操控。而智能网联汽车是系统自动进行环境感知、决策和控制车辆。以电子系统为主,以软件定义汽车,而且随着软件升级,汽车的功能和形态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对传统汽车的检测和批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了,对汽车质量监督和检验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因此对智能汽车的检测涉及整车、系统、传感器、算法、执行器、人机界面、网联通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检测评价是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关键环节,目前也是相对落后的环节。
二是新的测试内容。智能网联汽车检测除了完成传统汽车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检测之外,对它的功能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检查是质量检验检测的重点。所谓功能安全,是指车上安全相关电控系统失效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车辆可靠地维持安全状态,避免人员伤害。现在汽车上电子技术已经不少,智能网联汽车上会更多,不管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控制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事故。功能安全测试的本质是风险控制。
还有一项风险控制是汽车的网络信息安全。电影《速度和激情8》开始时,黑客控制了全城市车辆网络,指挥汽车从路边、停车场,甚至是4S店展台和停车楼涌向指定公路,场面混乱。电影是虚构场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网络安全,这可怕的一幕真有可能出现。
万物互联时代,汽车作为智能终端,对接很多外围网络设备,车载综合信息安全、远程服务安全、APP安全等等,网络安全危机似乎无处不在。而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传感器系统、软件漏洞都有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如何检测汽车网络信息安全水平,是个新挑战。
三是新的试验手段。目前汽车的测试包括场地测试和实际道路测试,而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在这两方面测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用模拟仿真测试来弥补。例如,对于智能汽车测试LKA,在不同转弯半径、车道宽度、车道标线的参数组合下,就需要上千种场景。需要用到模拟仿真软件来实现。
面对智能网联汽车新的检测认证要求,如何评估智能汽车的优劣、性能高低?汽车检测行业的对策是:必须建立跨行业、跨领域,适合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包括功能安全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同时建立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级、系统及零部件级、安全攻防测试、通信服务能力、软件系统测试、功能安全检测、综合数据分析等试验检测验证平台。
据了解,我国相关部委及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立标准评价体系。我国智能汽车相关标准法规,目前L1级别标准规范已经完成,L2级别正在制定中,L3级别部分标准正准备起草中,预计2020年左右完成部分标准。(刘秀虹)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