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市”创新 经销商转型要辟新路

发布时间:2018-02-03 10:46:46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市场增速放缓、卖车盈利越来越少、新能源及互联网造车势力冲击愈演愈烈。2017年的汽车经销领域,在外人看来愁云惨淡,但如今回首看去却也是有惊无险,大型经销商集团盈利能力越来越强,经销商整体转型创新在继续。
  进入2018年,有专家预测鉴于车市整体增长放缓的态势,建议车企在这一年制定相对合理的销量目标,经销商的日子也会稍微好过一些。但就目前看,大量车企都制定了超出预期增幅的年度销售目标,这无形中给经销商施加了更大的经营压力。面对这种压力,2018年经销商的转型创新之路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4S店未来:兼并重组大潮持续不停
  “虽然2017年依然存在经销商关停并转的现象,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其中极少数是经营不善而不得不放弃经营的,而大部分都是被兼并重组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汽车4S店在2017年的转变与其说是倒闭潮,不如说是兼并重组潮。在这波大潮中,不仅是大型经销商集团,还有诸如平行进口、新能源汽车等经营者都在寻求合适的机会洽购4S店,而这种现象在2018年仍将持续。
  “并购4S店的行为证明了并购者对4S店模式尚有信心。”郎学红认为,大集团并购4S店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对现有经营品牌区域的补充。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增幅普遍在10%以上,在品牌结构的抉择中,豪华品牌4S店明显更受追捧。
  人和岛创始人、人和百年汽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CEO谢椿表示,未来五年,市场占有率排名前30以外的汽车品牌,其渠道内8成的4S店将会关、停、并、转,而位于前30名之列的主流汽车品牌中,也有三成左右的4S店将面临改弦更张的可能。
  ■厂商关系:磨合就是利益的权衡
  “2017年经销商面对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终端的价格战。”针对2017年的微幅增长,郎学红指出,这其中除了经销商这一传统渠道外,还衍生出新的渠道,那就是资源车(向非授权渠道供应的车源)。资源车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方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规则,所以很容易低价流入市场,对传统经销商的价格体系造成冲击。
  人和岛智库对全国经销商网络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4S店数量已逼近3万家,比上年度经销商网络总量增长4%。受品牌、经营管理和投资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4S店无法正常运营,至少十几家车企已开始向新模式的零售渠道,如易鑫、第1车贷、大搜车等旗下的融资租赁公司批量供车,导致部分品牌4S店的生存日益艰难。
  孟于阗表示,2018年虽然汽车4S店仍将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但面对新销售模式的冲击,经销商还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面对这个问题,车企应制定一些政策细化管理,避免对经销商的冲击。”郎学红告诉记者。归结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厂商关系有待进一步磨合。
  2017年,《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传统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并未因此缓解,特别是随着大量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角色转型,经销商也开始面临着角色转换,但即便如此,对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汽车经销主体的4S店而言,车企在制定决策时不能完全忽视经销商的利益。
  近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其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政府将继续深入推进实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推动行业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对此,有经销商表示,期待借此促使厂商关系更融洽。
  ■转型创新:万变不离其宗
  “国家新战略、新金融、新科技、新需求等变化,带来了汽车行业全新的大变局,这种变局进而给经销商带来巨大影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表示,面对这些变化,经销商要生存就必须转型创新。
  过去几年间,面对市场的变化,经销商开始在转型创新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如庞大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超市以及共享汽车业务,广汇汽车的融资租赁公司等。“2018年,汽车经销商要开启转型创新2.0版本。”郎学红强调,不能再一味依赖新车销售,一定要业务和利润多元化发展,大胆创新、勇于试错。
  除了模式创新外,成都三和企业集团董事执行副总裁陈全表示,经销商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客户黏性。孟于阗亦指出,传统4S店亟待积极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打造,在成本和效率上的改善也已迫在眉睫。
  “没有人规定汽车经销商只能卖车,他们的业务范围可以扩展,只要消费者有需求,消费者信赖你,你就有市场。”郎学红表示,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客户就是基础。
  “不管行业或者车企如何变,消费者最终看中的仍然是产品和服务。”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副秘书长朱孔源表示,经销商更应称作服务商,是服务品牌的塑造者,只要在服务品牌以及多样化服务提供上下功夫,相信未来依然会拥有无可撼动的市场空间。(邓英英)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