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消除“大班额”有大动作

发布时间:2018-08-06 14:28:24 来源:平顶山日报

  本报讯 (记者傅纪元)为消除市区“大班额”现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提升新城区初中阶段教育质量,实现新老城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市教育局经过调研、论证,决定对部分中学推行强校托管办学、联合办学模式。
  近年来,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市教育局陆续开展“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等办学模式改革,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打破校际之间的分割,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双赢,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目前,全市已有20所中小学实行了联合办学,4所学校实施了协作办学。今年秋季,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该项举措的推行力度,在市区部分中学进行试点。
  市七中改为市一中附属初中,由市一中全面接管
  市七中是新城区唯一的市属公办初中。为提升新城区初中阶段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经研究,决定将市七中改为市一中附属初中,校长由市一中委派。市一中附属初中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科研成果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市一中全面对接,融为一体,纳入市一中管理体系。市教育局从全市抽调部分优秀初中教师充实市一中附属初中师资力量。市一中选派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到附属初中任教,并定期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及优秀班主任到附属初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推动附属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迈上新台阶。
  市一中附属初中今秋面向全市招收小学毕业生,设立创新实验班,与市一中创新实验班对接,纳入市一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明年中招考试起,市一中将对附属初中在分配生指标及录取等方面给予倾斜。
  市四十一中设立东校区,今秋招收200名寄宿生
  市四十一中和市二十四中今年秋季起开展联合办学试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市四十一中在市二十四中设立市四十一中东校区,成立联校管理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五统一、一交流、一共享”,即统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统一教学计划和进度、统一质量标准和年终考核、统一进行教科研活动,统一进行教师培训,交流教师和干部,共享教育资源。联校运行三年为一个周期。
  今年秋季,市四十一中东校区招收200名寄宿生,片内学生优先录取。联校成立后,两校教师统一调配使用。至2020年,两校交流老师比例达到70%,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50%。加大市四十一中东校区分配生比例,以2017年分配名额为基数,每年递增30%,三年内翻一番。
  市九中、市四十四中与区属初中结对
  经研究决定,利用市九中、市四十四中良好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管理、师资和教研资源,分别对市五十五中、市二十六中进行帮扶,用3到5年的时间将两所区属初中打造成优质学校。
  两所区属初中将在现有硬件条件的基础上,由政府支持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市九中、市四十四中各外派一名副校长、一名中层干部及若干骨干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联办学校进行教学管理。两校选派部分年轻教师或班主任到联办学校跟岗学习,参与教学工作,达到以岗代训的目的,时间至少两个学期。
  实行联合办学后,联办学校实行统一管理,即管理理念统一、管理思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联办学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检测、统一成绩分析、统一教学检查。教研方面,制定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教科研活动为抓手,引导教师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这种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保证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