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办税流程 提高办税效率 提升纳税人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8-07-20 14:39:06 来源:平顶山日报
近日,随着国税地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的重心逐步向县(市、区)转移,呈现出多层级叠加、多事项叠加、多主体叠加的局面。全市各级税务部门以新机构统一挂牌为契机,更加细致更加务实地做好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使纳税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再也不用在两个地方来回奔波了,节省了很多时间!”7月10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杨文豪在大企业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办完业务后,情不自禁地为“一厅通办”等服务措施点赞。
税务机构改革后,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挂牌成立,“一厅通办”“一网通办”“一键咨询”等便民举措让办税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了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纳税人真正感受到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办税便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厅通办”:市民跑路少了。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平顶山税收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平顶山市税务局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窗口设置、统一办税流程、统一导税服务、统一网上办税平台、统一宣传咨询,对办税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的办税服务场所均实现了原国税地税业务的“一厅通办”和“市域通办”,现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规定需要向原国税、地税分别报送材料的,相同的材料只需要提供一套;按规定需要在原国税、地税分别办理的事项,同一事项只需申请一次,进一个办税服务大厅、取一个号,在一个综合业务窗口就可以轻松办理所有涉税业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头跑”“两头查”的问题。通过涉税信息充分整合,前台后台业务衔接进一步融合,各项税收业务顺畅运转,提升了服务效率,让纳税人办税更加便捷,进一步优化了全市税收营商环境。
“一键咨询”:回答问题全了。国税地税机构改革后,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不再区分国税、地税业务,实现涉税业务“一键咨询”,为纳税人提供“一人通答”的咨询、查询、投诉举报等服务。“一键拨通可直接问清所有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大便民举措。”平顶山恒荣置业有限公司王海洋告诉记者,他以前在涉税处理上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拨打热线咨询问题时会涉及原国税、地税业务,需要分别选择,如今只需拨打12366热线,即可完成所有涉税业务事项咨询。
“一网通办”:办税时间短了。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在目前“一厅通办”的基础上,推出了税收业务的“一网通办”“一机通办”和“一次登录”电子税务局办理税收业务,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办税条件,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的王芳切身体会到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网上办税的便捷:“以前我们网上办理涉税业务的时候,要上两个网站,一个是国税网站,一个是地税网站,现在可以实现在河南省税务局网站上登录电子税务局传一次报表,导出一次,不再需要进行两次纳税申报,办税效率提高了很多,希望合并之后出台更多便民的举措!”王芳对税务部门的机构改革充满期待。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对移动办税和全市办税服务场所自助办税设备等纳税人端信息系统进行了优化整合,实现了“一网通办”和“一机通办”,办税服务厅自助办税终端升级后也可一次查询原国税、地税相关涉税信息,一台机子办理原国税、地税业务。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办事效率提高了。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发布了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今后,我市纳税人办理发票领用、车船税申报、完税证明开具、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等5大类105项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办理。
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是指纳税人办理《清单》范围内的事项,在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纳税人将是税务机构改革的最大获益者,对于纳税人而言,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将从根本上解决以往“两头管”“两头跑”“两头查”等问题,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也随之被打破,重复报送资料、重复应对检查等现象将不复存在,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将持续下降,办税体验也将不断改善。今后该局将持续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及时推出便利化办税措施,继续分批公布新增事项,并将根据政策和业务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清单》内容,让纳税人在机构改革中更有获得感。在地处湛北路的大企业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记者见到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王启山,他高兴地说:“7月份是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税务局挂牌后的第一个征期,我特意来办税现场看看。由于我们企业性质,涉及税收减免较多,过去需要分别到国地税办税服务厅申请办理相关税收减免,并提供两套材料;现在不一样了,可以‘一厅通办’,提供一套材料就办理了。还有‘网上办税’,进一个网就可以办理日常业务,非常方便,确实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本报记者 吴玉山)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