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梅溪街道:香包传爱意 温暖伴“星”行
发布时间:2025-05-15 16:03:4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端午佳节未至,爱意先暖人心。5月14日,南阳市卧龙区梅溪街道文化社区与一舟读书志愿者团队再次走进南阳市社会福利院,用一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端午香包手作”活动,为福利院的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关于传统节日与社会关爱的温暖记忆。
上午九点,福利院活动室被布置成了五彩斑斓的“手工小天地”。桌子上整齐摆放着翠绿的艾草、斑斓的绸布、亮晶晶的流苏,还有印有卡通图案的针线包。当志愿者们拿出材料时,原本安静的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宝贝们看,我们今天要做会‘说话’的香包哦!”志愿者小林举起一块印有星星图案的蓝色布料,“把艾草放进去,缝起来挂在脖子上,不仅能赶跑小虫子,还能带来好运呢!”患有自闭症的阳阳起初躲在墙角,直到志愿者递给他一块印有小熊的粉色布料。他轻轻捏了捏布料,突然伸手抓起一把艾草塞进去,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当第一个歪歪扭扭的香包在他手中成型时,他抬头望向志愿者,嘴角扬起了淡淡的笑意。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展开了“定制化”指导:有的耐心握着孩子的手穿针引线,有的用彩笔帮孩子在布料上勾勒图案,还有的陪着好动的孩子用胶水粘贴流苏。10岁的小雨因听力障碍无法交流,志愿者便通过手语和画图,一步步教她缝制香包。当小雨用牙齿咬断线头,举起绣着简易花朵的香包时,她激动地拽了拽志愿者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成就感。
两个小时里,活动室里不时响起“哇,你做的好漂亮”的赞叹声,混着艾草的清香,编织成一首温暖的交响曲。最终,30多个形态各异的香包摆满了桌面:有的绣着歪扭的“福”字,有的缀着铃铛叮咚作响,每一个香包都藏着孩子们独一无二的“小创意”。福利院负责人感慨地说:“这些孩子大多有特殊需求,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天,但你们带着香包手作来,让他们亲身触摸到了文化的温度,更感受到了被关爱的幸福。
离开时,孩子们挥舞着香包站在福利院门口,玲玲的香包小太阳在风中轻轻摇晃,小雨攥着蓝色香包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些“星星”们或许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达谢意,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早已将温暖刻进了端午的记忆里。
这场香包之约,是传统文化的温柔传递,更是爱与陪伴的深情告白。当艾草的芬芳浸润童心,当细密的针脚缝入关怀,我们看到:每一颗“星星”都渴望被看见、被拥抱,而我们的每一次陪伴,都能为他们的世界增添一抹璀璨星光。(刘盾)

“宝贝们看,我们今天要做会‘说话’的香包哦!”志愿者小林举起一块印有星星图案的蓝色布料,“把艾草放进去,缝起来挂在脖子上,不仅能赶跑小虫子,还能带来好运呢!”患有自闭症的阳阳起初躲在墙角,直到志愿者递给他一块印有小熊的粉色布料。他轻轻捏了捏布料,突然伸手抓起一把艾草塞进去,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当第一个歪歪扭扭的香包在他手中成型时,他抬头望向志愿者,嘴角扬起了淡淡的笑意。

两个小时里,活动室里不时响起“哇,你做的好漂亮”的赞叹声,混着艾草的清香,编织成一首温暖的交响曲。最终,30多个形态各异的香包摆满了桌面:有的绣着歪扭的“福”字,有的缀着铃铛叮咚作响,每一个香包都藏着孩子们独一无二的“小创意”。福利院负责人感慨地说:“这些孩子大多有特殊需求,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天,但你们带着香包手作来,让他们亲身触摸到了文化的温度,更感受到了被关爱的幸福。

这场香包之约,是传统文化的温柔传递,更是爱与陪伴的深情告白。当艾草的芬芳浸润童心,当细密的针脚缝入关怀,我们看到:每一颗“星星”都渴望被看见、被拥抱,而我们的每一次陪伴,都能为他们的世界增添一抹璀璨星光。(刘盾)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