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梅溪街道:提升应急能力 共筑平安社区
发布时间:2025-05-12 15:55:2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在第17个全国 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南阳市卧龙区梅溪街道文化社区联合市防震减灾中心、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开展防震减灾“五进”专项行动,通过多元化场景化实践,让安全理念融入生活各维度,构筑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安全培训进企业,夯实生产安全基
在“进企业”板块,专项行动创新推出“晨会安全课”模式。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将日常晨会转化为沉浸式安全训练场。通过模拟地震突发场景,指导员工掌握办公区域应急避险要点,如迅速躲在桌下、用物品护住头部等;现场演示灭火器、应急救援包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组织实战化疏散演练。新华城市广场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短平快’的培训很实用,员工在‘干中学’中提升了应急反应速度,也让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
知识普及进社区,筑牢基础防护网
在社区层面,专项行动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播”为核心,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社区广场设立防震减灾知识长廊,通过图文展板、模拟体验,直观展示地震成因、应急救援流程等内容;举办“楼院安全知识”趣味竞赛,将避震要点、疏散路线等知识融入游戏环节,吸引数百名居民参与。此外,社区网格员化身“安全宣传员”,深入楼栋开展“敲门行动”,为独居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送上定制化安全手册,确保宣传“无死角”。
温情服务进家庭,守护平安千万家
“进家庭”行动以“小手拉大手”为切入点,聚焦家庭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家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搜查”活动,指导居民排查阳台杂物堆积、电线老化等潜在风险。同时,针对老旧小区特点,设计“地震逃生三部曲”家庭教学方案:第一步“躲”(寻找室内安全三角区)、第二步“逃”(判断时机有序撤离)、第三步“报”(及时联系救援力量)。通过现场模拟演练,家长与孩子共同掌握避险技能,形成“教育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应急教育进学校,培育安全小卫士
在第十四小学开展“防震减灾进校园·安全知识伴成长”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模拟演练”模式,为2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教师结合动画短片讲解地震逃生知识,随后警报声响起,学生们用书包护住头部,按预定路线迅速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用时3分15秒,秩序井然。活动还设置“安全知识问答”环节,加深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
此次“五进”专项行动以场景化、互动化、精准化的实践,打通了防震减灾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从企业到居民家庭,从社区广场到校园课堂,安全知识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为城市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向纵深发展,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刘盾)

在“进企业”板块,专项行动创新推出“晨会安全课”模式。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将日常晨会转化为沉浸式安全训练场。通过模拟地震突发场景,指导员工掌握办公区域应急避险要点,如迅速躲在桌下、用物品护住头部等;现场演示灭火器、应急救援包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组织实战化疏散演练。新华城市广场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短平快’的培训很实用,员工在‘干中学’中提升了应急反应速度,也让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

在社区层面,专项行动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播”为核心,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社区广场设立防震减灾知识长廊,通过图文展板、模拟体验,直观展示地震成因、应急救援流程等内容;举办“楼院安全知识”趣味竞赛,将避震要点、疏散路线等知识融入游戏环节,吸引数百名居民参与。此外,社区网格员化身“安全宣传员”,深入楼栋开展“敲门行动”,为独居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送上定制化安全手册,确保宣传“无死角”。
温情服务进家庭,守护平安千万家
“进家庭”行动以“小手拉大手”为切入点,聚焦家庭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家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搜查”活动,指导居民排查阳台杂物堆积、电线老化等潜在风险。同时,针对老旧小区特点,设计“地震逃生三部曲”家庭教学方案:第一步“躲”(寻找室内安全三角区)、第二步“逃”(判断时机有序撤离)、第三步“报”(及时联系救援力量)。通过现场模拟演练,家长与孩子共同掌握避险技能,形成“教育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在第十四小学开展“防震减灾进校园·安全知识伴成长”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模拟演练”模式,为2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教师结合动画短片讲解地震逃生知识,随后警报声响起,学生们用书包护住头部,按预定路线迅速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用时3分15秒,秩序井然。活动还设置“安全知识问答”环节,加深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
此次“五进”专项行动以场景化、互动化、精准化的实践,打通了防震减灾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从企业到居民家庭,从社区广场到校园课堂,安全知识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为城市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向纵深发展,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刘盾)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