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 共绘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1-02 10:19:0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走进方城县券桥镇的各个行政村各个自然村,见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与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产业兴旺,奏响经济发展新乐章。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踔厉奋发、乘势而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粮食安全有保障,落细落地 “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持续推行“田长制”, 精准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 认真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实施装备提升工程,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在90%以上。“一村一品”有成效,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大力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成立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模式,让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优质农工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好收成”“好产品”变成“好收入”。
生态宜居,美丽小镇风景如画。券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效,持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示范创建参与度,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河道治理,常态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改厕1054户;整改涉水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136户,建成潘河下游人工湿地6处240亩。
完善设施,乡村建设再度发力。针对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该镇聚焦水、电、路、讯、房等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推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农网改造等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硬化、维修乡村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通公交线路4条;改造危桥8座;新建供水站4个、集中供水点261个;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
治理有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聚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矛盾、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坚持自治为基础、德治为优先、法治为保障、数治为支撑,培育壮大“四治”治理资源,提升“四治”建设水平,促进“四治”相辅相成、刚柔相济,实现整合优化的效果。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一提二审三通过”等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推动乡村善治。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健全矛盾纠纷大调处格局。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实践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贯彻落实《法治方城建设规划2021-2025》、《方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城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认真解决法治领域“急难愁盼”和法治建设突出问题,推进法治建设现代化。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形式,通过“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吕宝申)
产业兴旺,奏响经济发展新乐章。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踔厉奋发、乘势而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粮食安全有保障,落细落地 “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持续推行“田长制”, 精准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 认真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实施装备提升工程,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在90%以上。“一村一品”有成效,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大力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成立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模式,让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优质农工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好收成”“好产品”变成“好收入”。
生态宜居,美丽小镇风景如画。券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效,持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示范创建参与度,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河道治理,常态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改厕1054户;整改涉水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136户,建成潘河下游人工湿地6处240亩。
完善设施,乡村建设再度发力。针对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该镇聚焦水、电、路、讯、房等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推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农网改造等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硬化、维修乡村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通公交线路4条;改造危桥8座;新建供水站4个、集中供水点261个;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
治理有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聚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矛盾、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坚持自治为基础、德治为优先、法治为保障、数治为支撑,培育壮大“四治”治理资源,提升“四治”建设水平,促进“四治”相辅相成、刚柔相济,实现整合优化的效果。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一提二审三通过”等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推动乡村善治。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健全矛盾纠纷大调处格局。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实践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贯彻落实《法治方城建设规划2021-2025》、《方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城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认真解决法治领域“急难愁盼”和法治建设突出问题,推进法治建设现代化。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形式,通过“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吕宝申)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