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02 10:19:0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方城县券桥镇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县城东南部,国道G234线、省道S103线、县道Y005线和方(城)唐(河)高速穿境而过,是中共南阳特别委员会(特委会)诞生地(沈营)、中原野战军整党整军崔庄会议所在地,是方城的“南大门”,是闻名遐迩的“唢呐之乡”、革命老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景色宜人,风光秀丽。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动摇,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立足现有生态底色,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强化基层治理,提升乡村风貌,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群众幸福生活迈上了新台阶。
图片1
        创星为首,形成党建引领新气象。券桥镇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锚定“三星”支部成片、“四星”支部成批、“五星”支部全县领先目标,找准着力点,设置硬指标,细化创建办法、制定评价细则、明确激励政策、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赢。2022年创成“四星”村党支部4个、“三星”5个、“二星”支部16个。2023年创建 “四星”3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一星”1个。2024年计划创建 “四星”5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一星”1个;其中产业兴旺星5个,生态宜居星20个,平安法治星22个,文明幸福星26个。
        生态为笔,描美丽乡村锦绣新画卷。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落细河长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开展万亩农田林网示范方项目等植树造林工作,新栽植林木3万余棵。按照“设施美,环境美,服务美,管理美”的目标,不断开展国道G234线、省道S103线券桥段环境治理,以线带片全面提升全镇路域环境。
        产业为基,绘业兴民富新蓝图。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初步形成 “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发展成效明显。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 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辐射辖区内各行各业,建成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食品中草药加工园等乡村振兴产业园。
        德治为先,塑乡风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实践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召开移风易俗、乡村治理振兴夜校宣传政策,破除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大讲堂、村务公开栏、乡村大喇叭、村文化墙、村组微信群的作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宣传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美德,从而有效带动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吕宝申)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