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教育体育局:“三举措”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4-12-19 15:44:51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今年年初以来,新野县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核心、成才为导向、资助为路径、育人为目标,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三举措”推进资助工作精准化、技术化、人性化发展,构建起学生“从入校资助到毕业帮扶”闭环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
        一是“勤”字当头做细工作。中心一班人经常在思考如何把这项工作开展好,特别是在工作中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迫使要把原本繁琐的工作简单化,进而让资助工作从业者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工作。譬如,针对数据采集比对过程很复杂这一问题,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我们在表格设计时,加入很多校验公式,便于第一手采集者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从而达到提高上报到资助中心数据精准性的目的,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来自上层的关心,从而快乐地工作。针对以前没有新技术,存在数据采集错误率高、周期长、环节多、耗时费力等问题,现在创新技术手段后,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用VBA方式进行批量修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同时提升了资助工作者的幸福感和舒适度。针对把一卡通发放数据与全学生资助系统录入数据进行比对时,为确保人数、金额完全一致,现在实施“日报制”,解决了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
        二是务实重干落实到位。大到政策宣传、对象排查确定、数据采集比对、档案建设、网络数据安全及数字化平台、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一卡通系统的操作等,小到各种电子表格的填报,甚至包括一些常用函数的应用,中心都精心准备、模拟操作,编写教程,撰写PPT等进行精细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培训200余名资助专干。在每次数据上报和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完成后,中心都认真查看数据,分析数据变化原因,为后续资助工作提供依据。例如,困难生资助根据某个学校本年度与上一年度残疾、特困、孤儿、原建档立卡、低保等数据变化,确定在学籍没有变化,学生就读没有变化,资助名单有变化的情况下,找到遗漏资助的学生。在一卡通录入的同时进行全资助系统的录入,为确保“零对接”,中心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量大,相互渗透的乡镇学校集中录入。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地点集中录入,交叉审核。这样做可以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业务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另外,也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交叉审核,减少错误,确保录入数据精准。数据独立的局直学校、业务能力强的学校独立完成。这样的分散操作体现了工作的灵活性及时间的自由性。名单确定后,录入一卡通系统,为确保精准发放,提高发放成功率,中心在录入一卡通前,先校验社保卡,同时开展“对每一位学生上报的银行卡打一分钱”活动。这种做法最大限度减少了打款失败几率。
        三是大爱相随开展活动。中心充分调研制定了“匠心育人、感恩资助、诚信做人、励志成才”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分学段、分年龄、分层次开展活动。例如,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点零碎、接受能力差的特点,突出“说、唱”方面的熏陶、感染,开展游戏、歌谣、观影等活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突出“说、唱、写、画”方面的展示;召开旗下讲话、唱正能量歌曲、主题班会、画展、感恩报告会、作文竞赛、走进养老院等活动;对高中及中职阶段学生,通过学校公众号、主题班会、演讲、短剧、画展、十八岁成人礼、励志报告会等载体开展;对大学阶段学生,借助微信平台、电视台、宣传横幅、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等渠道,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责任、担当方面的教育。整个方案的制定突出“行之有效”特点,给全县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舞台;最终实现“以资助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的目标。
        下一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坚持把“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平等、有质量的教育”使命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落到实处,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蒋金磊 崔文晓)
 
 
责任编辑:张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