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做“强”做“新”做“实”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4-12-18 11:25: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年来,社旗县坚持党 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准聚焦居民群众所需所盼,着力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治理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持续推进“五星”支部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一村一策制定建设规划,实行“月提示、季评估、年总结”,每月发出重点工作提示,定期开展抽查暗访,每季度打分排序,确保乡村两级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每季度召开专班联席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细化举措、对标提升。每周梳理汇总各专班工作情况,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统筹合力推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制定《社旗县2024年度村(社区)党 支部书记培训方案》,围绕党 员发展及教育管理、“五星”支部建设、基层治理等内容,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理论教育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培训乡村两级干部1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农村党 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
创新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基层治理工作细化为网格单元,实现精准治理。全县共划分农村网格2987个,农村专职网格员2987人,农村兼职网格员5460人,所有乡镇(街道)均按照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网格划分;城区网格共划分出123个,专职网格员123人,兼职网格员643人,形成“乡镇(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院)”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切实做到不留空白、不留盲区、无缝对接、全域覆盖。推进党 建、民政、城管、市监、卫健、应急等力量深度融合,县直单位下沉网格参与联动处置,推动实现“握指成拳”“协同善治”的转变。构建“一核多元、一网统筹”的服务格局,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确保各类群体诉求有渠道、参与有平台,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聚焦群众需求,保障基层治理温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养老、就业、养生、托幼等方面需求,新改造提升村党 群服务中心20余个,科学统筹设置13项服务功能,包含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图书阅览、休闲会客、童趣汇(儿童游乐区域)、矛盾调解、村民议事、活力空间(运动健身区域)、技能培训、党 员活动、党 员远程教育、爱心便民及餐厅等,“一站式”满足群众日常需求,打通便民服务难点、堵点。积极组织党 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创建我先行”等实践活动,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形式,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70余件,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周崇)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持续推进“五星”支部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一村一策制定建设规划,实行“月提示、季评估、年总结”,每月发出重点工作提示,定期开展抽查暗访,每季度打分排序,确保乡村两级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每季度召开专班联席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细化举措、对标提升。每周梳理汇总各专班工作情况,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统筹合力推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制定《社旗县2024年度村(社区)
创新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基层治理工作细化为网格单元,实现精准治理。全县共划分农村网格2987个,农村专职网格员2987人,农村兼职网格员5460人,所有乡镇(街道)均按照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网格划分;城区网格共划分出123个,专职网格员123人,兼职网格员643人,形成“乡镇(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院)”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切实做到不留空白、不留盲区、无缝对接、全域覆盖。推进
聚焦群众需求,保障基层治理温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养老、就业、养生、托幼等方面需求,新改造提升村

责任编辑:张丽雯